細緻推進街市重整更便民
談論重建多時的紅街市,即將展開長達兩年的整治維修工程,升級內部經營環境。紅街市設施老化滲水、地面排水系統堵塞、欠缺無障礙設施等問題存在已久,為人所詬病,改建成現代化街市固然好,但工程期間,商販或陷於陣痛期,擔心遷到臨時街市生意大受影響。
紅街市明日最後營業,百多個攤販在下周二將遷往位於林茂海邊街的臨時街市繼續營業,以配合五月展開的整治工程,直至完工。作為一個具八十多年歷史的街市,加上日久失修,不少設備均有較大損耗,整治具迫切性。但不少攤販憂心臨時街市與沙梨頭街市位置接近,擔心客源流失,生意一落千丈。
再者,紅街市歷史悠久,須在保育與整治之間取得平衡,整治工程難度較大、工序複雜。市政署早前表示,設計階段未能全面勘測街市內部,僅根據局部勘查及舊圖則作比對設計,施工難度大,不可預測性高。凡此種種,令人擔心工期或添變數,倘延期無疑影響更大。
街市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乃重要民生設施,遷至臨時街市期間,不單攤販擔心生意轉淡,周邊居民的生活習慣也受影響。為此,配合搬至臨時街市,當局將試行專線巴士來回高士德區及臨時紅街市之間,免費接載居民前往臨時街市。推出穿梭巴士協助居民往返是一項新舉措,需時適應及評估效益,尤其該巴士路線途經的街區車流量較大,交通不時堵塞。宜持續做好數據分析及收集居民意見調整安排,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時代不斷進步,街市也要與時俱進,配合社會發展呈現新管理、新面貌。街市整治非首次,宜總結水上街市等重建經驗,做好整治計劃的部署、工程進度的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創設出更優質的營商及購物環境。同時不斷評估及優化專線巴士服務,以不同渠道宣傳臨時街市的啟用,並持續改善周邊交通配套及各項設施,將搬遷工作做得更細緻,降低對各方的影響,為街市經營注入活力。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