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灶酬神祈安順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澳門人過春節亦如此。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尾禡”過後,春節氣氛漸濃,家家戶戶開始“大掃除”準備過年,逛花市、謝灶神、吃團年飯、守歲、燃爆竹、祭祖等,一環扣一環。其中“謝灶”這個傳統年俗到底何來?“灶君”又是何人?
相傳灶君原是很善良的人,玉皇大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派他到人間作督善之神,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年農曆十二月廿三晚,俗稱“小年夜”之日上天述職,除夕過後再返回人間。
許多傳統的家庭都會在家中的廚房供奉“灶君”,一些食肆廚房也都設有灶君的神位,以求避開火災及各種不幸事件。謝灶日期又分為“官三民四蜑家(水上人)五”,官家年廿三謝灶,平民是年廿四,之後再到水上人家。不過由於現代社會官民的階級觀念並不重,民間也會在年廿三謝灶,於“灶君”臨行前拜祭一番,為求他向玉帝說好話。
不少人都會準備“好意頭”的祭品“謝灶”,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糖,據說是用糖封着“灶君”的口,不讓其向玉帝告狀,其他則是想起到“雞髀打人牙骹軟”之意。除了感謝灶君,更希望新一年帶來平安順利,故除“謝灶”(又稱“辭灶”)外,還有“接灶”。
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