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檢視成效或“拍卡”進入
社諮委冀簡化場所碼操作
【本報消息】新一年除力保“綠碼”外,本澳最新的防疫熱話當然是“正掃”和“反掃”。然而,場所二維碼推行超過一周,仍有不少商戶和居民對此混淆不清,多數商戶對“反掃”功能更沒任何準備。
中區社諮委副召集人李仲言認為,每逢推出新的防疫措施時,相信居民尤其是長者等需一段時間適應,目前推行進度理想但切忌操之過急,期望政府可持續檢視措施成效,引進更簡易如利用實名認證的澳門通等“拍卡”方式,既方便場所負責人,也減輕居民出行負擔。
張貼當眼處掃碼
按相關法律規定,現時衛生局轄下的場所、政府部門、院舍、社會服務設施、非政府醫療場所、餐飲場所、娛樂場所、購物場所、教育場所、辦事處、機場及公共交通工具等,都須要張貼場所二維碼於場所的當眼處供公眾掃描;本月底起,娛樂場所如健身院、其他室內和室外的體育運動場所;宗教和拜祭場所、交通工具如娛樂場員工巴士、酒店穿梭巴士等亦須張貼。其餘場所須自行申請。同時,居民進入場所時若未能“正掃”,可選擇由場所工作人員利用場所自備的工作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反掃”健康碼,以作記錄。
值得注意的是,自本月十七日起所有人士進入政府服務場所或辦公場所,須掃描或“反掃”,否則不可內進,其餘場所是沒有強制實施。不過,有場所負責人表示,之前“反掃”他人健康碼時,會顯示該名人士的姓名、身份證後四位號碼和已接種多少針疫苗等個人資料,惟日前當局發出新聞稿後,隨即沒有了相關介面。
促完善行程記錄
同時,之前在程式中有顯示“驗健康碼”的選項,現時卻變成公眾都可使用的“
行程記錄”,不明白相關部門想不想場所配合“反掃”?還是未有完善規劃倉促推出?望相關部門清楚說明。
對場所二維碼的推行情況,李仲言表示,現時許多場所都已貼出場所二維碼,不少居民包括長者都想盡快適應新的防疫措施,免日後強制推行時難以配合,但始終不是每名長者都可很快熟悉新科技,由以往的健康碼到場所二維碼,至未來或有更多利用科技的防疫措施,這無止境並變化得較快的環境,部分人未必跟得上步伐,或因而減少出行甚至產生情緒負擔,相信這不是社會樂見。
李仲言認為,政府是否應適時檢視這些防疫措施的便利性,如可考慮引進更簡易使用實名認證的“澳門通”或智能身份證等,以“拍卡”方式方便居民記錄行程。現時不少商戶都已裝置“聚易用”的電子工具,能否在此新增記錄行程功能,既讓場所負責人毋須再自備工作手機,亦可方便有需要人士“拍卡”記錄行程,一舉兩得。
輔助防疫勿處罰
舊區老店方面,部分場所負責人亦未必熟習智能手機,若進場者不懂得“正掃”,場所負責人亦未能“反掃”,責任誰屬?期望政府和社會都能清楚知道,掃描場所二維碼只是輔助性的防疫措施,以助萬一有確診個案,能更清晰其行程減低社區傳播風險,故不應存在處罰機制。加上疫情下營商環境惡劣,不是每個商戶都有人手和成本提供“反掃”,認為政府應按部就班推行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