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文明與科技
——談《阿基拉》 (下)
從《二○二○》的複製人、《阿基拉》的異能到《22世紀殺人網絡》的網絡生命,三片不僅存在cyberpunk風格影響的關係,更是探討科技。
《阿基拉》一開始是一九八八年的核爆,然後是三十一年後的新東京,一個看似繁華熱鬧,實際充滿反抗的高壓社會,人人貪圖享樂。政府秘密研究神奇計劃,以防世界大亂,卻令主角鐵雄擁有超強神力。高級軍官一句“計劃目的是不能再讓社會崩壞”,結果世界真的崩壞,可見文明、科技進步,皆是雙刃劍。
“科技遠離了神的意旨、文明讓世界崩壞”,這種超前的批判對白,道盡社會進步的負面影響,人類擁有高智慧,卻因人性醜惡互相殺戮。片中的鐵雄成長於孤兒院,長大後成為無家的飛車黨,屬悲劇人物;他獲得異能後不受控制,非常痛苦。從鐵雄身上,暗示了親情離棄、社會混亂、科技恐怖;這種寓意,到了今天依然劃時代。
影片同時寫出義士的反抗、軍官的無情、政客的自私,枝節豐富,並注入宗教意味;鐵雄蛻變,是否神的象徵?他披上紅色斗篷,仿如超人,而超人一向是神的比喻,能人所不能,究竟神是救世還是滅世?片中反抗軍少女的對話,指出人本身存在某種力量,從單細胞漸漸進化為動物,再進化為人類,透過文明與科技進步,擁有無窮力量,也導致世界大亂。從文明、科技到宗教,本片題旨豐富,意涵強烈。
大友克洋把自己的漫畫改編成本片,製作嚴謹,每一個畫面皆有風格,燦爛凌厲;前段的飛車戲,有型爽朗;神奇力量及爆炸戲,具有強烈的科幻感,難得不像荷里活般不斷炮製猛烈打鬥,動靜結合,每每在文戲中作出審判,到最後的人體膨脹,怵目驚心。
《阿基拉》的神級地位,三十年來無可替代,能夠相比的只有《攻殼機動隊》,後者將於日內重映。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