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穩就業 營造消費環境
疫情持續至今第三年,期間疫情防控導致大量工廠停止生產,交通、物流、旅遊等服務業遭受打擊;又因多國央行的量寬貨策,導致全球能源、糧食等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澳門屬外向型經濟體,全球化通脹問題無法獨善其身。
最近新一波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確診個案激增,各國政府再度收緊防疫,物流運輸行業首當其衝,供應鏈再度繃緊。香港行政長官日前預告,香港因應疫情大幅收緊空運人員檢疫後,空運能力大降,部分新鮮食品、電子產品及藥品或無法抵港。當地貨運物流業協會料物流成本將增三四成,並轉嫁至消費者。
一海之隔的澳門,近日有家長反映學校牛奶供應計劃暫停數天,有供應商稱因相關牛奶產自國外,目前海運塞船嚴重,貨櫃短缺,影響貨品交收時間。物流業界亦稱香港採取熔斷機制,影響部分海外貨品供澳,估計情況持續兩周。
前不久,供應商坦言有加價壓力,已到難以內化的階段。因疫下貨櫃和船隻不足,加上匯率等問題,料糧油食品加幅為百分之五至十;空運的高級食材和水果,加幅更逾一成。其實“加”風早已沓來,去年底已有連鎖快餐店宣佈加價,料物價續有上升壓力。
溫和的通脹有利經濟發展,但如今疫情反覆,博企凍薪、無薪假至今未有改善,貴賓廳掀結業潮,最近有博企再推“肥雞餐”……就業環境恐持續惡化,居民多已“慳住使”,物價升幅不論多與少,難免觸動各方神經。
臨近新春,本來是內地客來澳辦年貨的消費旺檔,但相鄰澳門的中山、珠海相繼出現新冠確診,澳門亦有相關的密切接觸者,一時間,全城又陷入繃緊狀態。居民為避免群聚,消費行為大為約束;旅客則擔心防疫措施隨時收緊,立即打道回府,零售消費行業再受打擊,餐飲業同樣遇冷,因疫情而痛失年底團年尾禡旺檔。倘疫情進一步擴展,各業年關難過。穩定物價的同時,更要保穩居民就業,始能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共度時艱。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