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須促非博彩元素發展
政府昨公佈醞釀多年的修訂《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草案,包括最多批出六個賭牌,並明文禁止轉批給;批給年期不得多於十年,在例外情況下可延長最多三年。法案還制定娛樂場、博彩機及博彩桌的審批規範,以規範幸運博彩的經營規模。
澳門博彩業由過去獨家專營,到回歸後實現開放賭權,港資、外資紛紛入局,引入資金、人員和管理,促成市場競爭。經過這二十年運作,雖然“個餅”越做越大,帶動小城飛躍發展,但同時衍生不少問題。修訂博彩法,針對負面問題對博彩業適度調整,以利澳門公共利益,是必然方向。
政府去年提出的博彩法修訂諮詢文本,猶如投石問路,藉以試探市場各方反應。文本內容所反映當局對博企的期待、對澳門未來的發展重點,都已不僅僅局限在博彩業。時隔數月,政府昨提出修訂博彩法草案,內容絕大部分均在業界預期之內,業內人認同優於市場預期。至於早前修訂博彩法諮詢文本中,“引入政府代表”建議備受關注。源於博彩業對澳門影響舉足輕重,若政府太多干預,將來恐導致澳門博彩業失去競爭力。如今草案沒有政府代表,消除過份監管的憂慮。各界亦關注博企的社會責任應否訂明在修法之中。
一業獨大的博彩業,在疫情下盡顯“獨木難支”。博彩法修訂目標是讓行業可持續增長,預料修訂對各大博企有正面影響,但市場亦相當在意潛在的負面影響。當局應從澳門未來的整體大局出發,堅持“博彩法”修訂帶動非博彩元素發展的初心。
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本質,是要根本解決澳門經濟長期以來自身內在的動力缺乏問題,形成自主發展的全新經濟模式。疫情凸顯澳門經濟單一的弊端,然而澳門產業基礎弱,多元經濟要實現產業化、規模化,仍需要一段時間。未來政府須借博彩法修訂促進博彩業健康發展,把握大灣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機遇,加速澳門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藉以提高城市整體競爭力和韌性,為多元產業發展創造條件。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