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坐下的城市
城市土地寸金尺土,絲毫空間不得浪費。不過,在爭取土地最大利用化的同時,考慮人性化要素,更能打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上海着力打造“可以坐下的城市”,藉由小座椅展現大關懷。除了因地制宜新建、改造公共空間休憩座椅,有關部門還發動企業和個人參與設計設置、認建認養,動員沿街商戶開放外擺位置,讓更多美觀舒適的座椅遍佈各處,既方便路人歇腳放鬆,又給城市增添獨特的色彩。
城市土地資源有限,往可用的空間塞進最多的建設是常態,以符合“地盡其用”原則。但有些看似“浪費”用地的舉措,諸如市容、綠化等工程,實際提升民眾生活品質,還帶來巨大效益。休憩座椅常見於公園、廣場、商圈等公共空間,若連尋常的街頭巷尾也有可供坐下稍事休息、閒聊、碰面的地方,自是更加貼心便民。一座“可以坐下的城市”造福市民的同時,甚至可作為吸引旅客的噱頭。隨着深度旅遊興起,相比走馬看花式的觀光,按圖索驥體驗熱門景點與美食,越來越多旅客更喜歡慢遊細賞,挖掘旅遊書沒有介紹的有趣事物,親身感受地道氣息。可以邊走邊坐的城市設計正好為慢遊旅客提供細味人文風景的絕佳場景,何況各具特色的休憩座椅還是打卡好素材。
城市建設大同小異,除非地方別具特色,否則難免陷入“千城一面”的窘況。公共座椅是再普通不過的公共設施,照樣可以成為城市亮點,發揮極致效益,關鍵在於能否巧心善用。
賓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