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共融措施助防疫
數碼化年代全球政府提倡科技防疫,本澳亦推出如健康碼手機應用程式、場所二維碼、疫苗和核酸電子記錄等科技防疫措施。但對一群只是初學習電子科技產品的長者或視障人士,又或無經濟能力負擔電子產品的人士來說,若政府未有及時做好相應配套和支援,他們或將被“數碼洪流”沖走。
為在出現確診個案時更快追蹤到各接觸者行跡,各地政府都主張以各種科技手法防疫。早前,香港一探討社會時事的節目反映,當地不少長者或視障人士因不熟悉電子產品,又或根本看不到二維碼,出行困難重重,更甚影響其自信,寧願避開與人溝通,相信這是普通人想不到,原來電子產品的影響性如此大。反觀澳門,雖政府推行部分措施時會主動設多個服務點,協助長者或有需要人士處理,但想深一層,是否每個人都有能力負擔一部智能電話?在政府積極推行進出掃描場所二維碼之時,至今亦未見“凸字”供視障人士使用,又會否帶來不便?
試問有誰不想配合防疫政策?政府未來除提供各國語言如越南、菲律賓等防疫資訊,並增設“凸字”等共融措施外,可考慮與民間機構合作,鼓勵居民捐贈閒置的智能手機,轉贈予有需要人士使用,切勿讓防疫成為阻撓基層融入社會的缺口。
悅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