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彩燕倡對症下藥助再就業
【本報消息】議員羅彩燕表示,疫情持續兩年,本澳失業率全年徘徊高位,政府亦花費大量公帑推出帶津培訓等,協助失業人士重投市場,但收效有限。認為原因在於計劃趕不上變化,導致政府未能對症下藥,計劃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充其量只能緩解失業人士燃眉之急,以及防止失業率進一步惡化。
羅彩燕指出,在經濟學角度,失業問題分不同類型,要解決失業問題,首要認清整體形勢所出現的失業原因及種類,方能對症下藥,作出有效判斷。回顧早前政府推出多輪經援措施,居民叫好叫座,配合帶津培訓計劃,並提出堅持“最後一里路”的呼籲,當時政府將失業問題視為周期性失業,期望待疫情緩和後,經濟自然會復甦,就業市場亦會回復正常。
可惜事與願違,始料不及疫情持續至今,不單只嚴重衝擊經濟結構,更有跡象顯示目前“周期性失業”已逐漸轉向“結構性失業”,即隨着經濟結構的改變,勞動市場供求失去平衡,失業人員需要再訓練或是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工作。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有接近六成失業人士需要四個月以上或更長時間方能找到工作。故認為政府目前推出帶津培訓計劃,不足以解決失業問題,必須針對問題配合其他政策措施。
籲從教育入手
結構性失業並非新鮮事,不少國家及地區均要面對,解決之道就是從教育入手,參考鄰近地區如香港,成立僱員再培訓局,針對市場職位需求,透過涵蓋多種職業範疇的專業認證或文憑課程,為僱員提供更完善廣泛的職業導向,不論是中年人士或是畢業生,都能夠提供職業上轉型或是進修銜接上的多項階梯,當中不乏成功轉型案例。有部分地區及國家考慮到培訓過程時間較長,將失業援助期限延長至九個月,以緩解失業人士培訓期間的經濟壓力。
跨部門助轉型
促請政府重新調整帶津培訓規模,將資源更有效運用在失業者身上,並建議政府參考鄰近地區成功例子,推出多項措施,包括責令有關部門成立跨部門機制,聯同本澳多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機構,推出更多涵蓋不同專業範疇的職業路徑和認證課程,真正從根本上協助失業人士轉型;參考鄰近地區,為失業人士提供“培訓及職業SDS測試”(職業評估工具),讓失業人士了解自身職業志向,協助選擇合適培訓課程;長遠考慮將相關專業認證或文憑課程銜接至本澳多所大專院校的專業學位課程或考取國際認可證書;將失業援助津貼期延長,覆蓋至整個培訓過程,為失業人士提供經濟援助;為企業及機構提供聘用津貼,鼓勵新增就業職位以及優先聘請受培訓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