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人工智能 提升教學效益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近兩年,除高教及非高教學生習慣上網課外,教師因長時間於線上授課、為學生批閱作業,以至應對校方或家長各類通訊群組上的提問、會商、通報,工作量甚於線下授課。社文司長昨與議員辯論明年度施政方針時透露,明年擬推出智慧校園先導計劃,協助教師藉善用人工智能系統自動生成試卷甚至改卷,減輕教師壓力及工作量。
科技日新月異,正持續改變及改善人們的生活。未來藉人工智能系統來協助教師生成試卷或改卷,為本澳教育界一大突破。觀乎內地、香港甚至一些海外國家及地區,以人工智能協助教師改卷非新事物,在一般考試甚至高考早已大派用場。人工智能系統具識別能力,可快速給出詳細評閱結果,把教師從繁重的作業批改工作中解脫出來。當然,批改作文或論文尚難單靠人工智能解決,但亦有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原創程度。
政府提出將通過人工智能協助教師開展某些輔助性教學內容,重點在於輔助,而非取替,皆因教師於教學過程中,更重傳道、授業、解惑。道理很簡單,教師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是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以身作則、細水長流地傳遞予學生。
計劃暫以十所學校為試點,下一階段再爭取推廣至所有學校。可見,首階段仍屬於試水溫。政府不妨在部分校園推行人工智能系統的過程中,廣納用家意見,多諮詢師生使用情況,並讓家長正確理解,根據實際情況細化項目,為長遠推行夯實基礎,創設更佳條件。
善用人工智能系統,其實不只限於校園,於未來政府部門開考,以至升大招生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支援功能,能節省成本,提升效益,也讓普羅大眾尤其師生切身體會到科技的日新月異。
人工智能的年代悄然降臨,並正逐漸改變不同業界的業態和運作模式。教育界亦一樣,必須學會善用人工智能科技,減輕工作壓力,引導學生了解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將個人教學經驗與人工智能系統互相結合,帶動學生更積極主動學習,提升學與教的效益。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