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12月01日
第A05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鏡湖:親屬胃癌者定期檢查

醫生建議親屬中有患胃癌者,定期做胃鏡檢查。

鏡湖消化科定期引進新設備

難早期發現 可治癒性低

鏡湖:親屬胃癌者定期檢查

【本報消息】鏡湖醫院指出,胃癌發病率雖不及腸癌高,但可治癒性相對低,主要原因是胃癌很難被早期發現。當發現確診時,很多時候已發展至中後期,建議親屬中有患胃癌者,每一至兩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院方稱,胃癌發生的主要經過,包括正常胃黏膜經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階段再發展成胃癌。腸化生與不典型增生都屬於癌前病變,但癌前病變並不一定都會發展成癌症,腸化生發展為胃癌的概率約是百分之○點二五,輕到中度不典型增生約為百分之○點六,但至重度時則風險大大提高至四十倍。

及時根治切除

鏡湖醫院消化科醫生指,識別癌前病變風險後,應該制訂計劃,定時檢查。出現腸化生患者,每三年到醫院做一次胃鏡檢查;中度或重度腸化生患者、親屬中有患胃癌者,建議每一至兩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如果已經進展為重度不典型增生或早期胃癌,應及時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方可及早解決問題。

鏡湖醫院稱,該院消化科及內鏡中心不斷更新引進先進的內視鏡系統,通過現代內鏡技術可提高檢測率及早期治癒機會,其中先進的電子染色技術(NBI窄頻影像)及先進內鏡下光學放大(ME 放大內鏡)及新型“結構及色澤加強”功能(TXI)等。治療方法旨在偵測既往難以辨清的黏膜小病變,更易發現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等危險因素。

此外,醫院亦有意向引進人工智能系統,協助發現早癌個案,更開展了有關AI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的醫學研究。鏡湖近年亦開展了內鏡下胃黏膜局部治療術(APC治療或RFA治療),當發現持久存在的癌前病變,經過醫生評估後,合適者可考慮相關治療手段。

AI篩檢胃保留

醫生若發現了黏膜癌變,下一步是評估其侵犯程度,以決定可否用內鏡治療去根治病變,這時候需要結合先進的內鏡超聲波(EUS),了解局部結構層次及壁外淋巴結情況。

早於十年前,鏡湖醫院率先在本澳引進相關設備,開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這是一項先進級的內鏡手術操作,患者只需要在麻醉下接受內鏡手術,微創清除癌變黏膜而無需胃切除,為患者帶來莫大得益。

2021-12-01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9413.html 1 鏡湖:親屬胃癌者定期檢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