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11月30日
第D07版:學生報
澳門虛擬圖書館

親子溝通小貼士

親子溝通小貼士

“加強親子溝通”是親子教育中經常聽到的口號,然而,何謂溝通呢?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時把說話等同溝通,而親子間的說話主要圍繞說教、講理、指責、質疑、說服……親子相處時間很多,但卻談不上溝通,因為所說的均為單向、要求對方服從的言語。要了解必先聆聽,可是“我沒有不聽,只是他不想說!”是很多家長的煩惱。剛會說話的孩子鮮有無話可說,問題在於生活中有太多的矛盾和衝突,如:孩子說的你沒有用心聽,或是聽了總是不認同,久而久之,孩子才無話可說。

要解決 “不想說”的情況,我們可以減少生活中說教的頻率,增加平等玩樂說笑的媒介和時機,如:親子共讀暢所欲言、親子旅行同樂同遊、親子生活分享同甘共苦……父母一般很喜歡問孩子“你在學校做了什麼?開心嗎?”但卻鮮有分享自己“我今天做了什麼?開心嗎?”溝通是雙向的,想培養樂於分享的孩子,先要有樂於分享的父母。

良好的說話技巧是溝通的基礎,中國傳統的親子關係總是不經意地用了“暴力溝通”的方式,例如:言語上的指責、否定、諷刺、任意打斷、隨意評價等。這不單無法令孩子信服,更有機會傷害其自尊,造成無法彌補的心理創傷,而馬歇爾博士提倡的“非暴力溝通”,則有助親子建立良好的關係。非暴力溝通包含四要素:表達觀察的結果而非判斷或者評價;表達感受;表達產生這種感受的需求;表達具體的請求。例如當孩子夜歸,我們首先需要指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很晚了,一直都找不到你,現在你回來真是太好了。再道出感受:你不回來,媽媽會好擔心的,因為我希望你安全。然後說出意見:你需要知道夜歸潛伏的危機;最後是請求:希望你下次按時回家。

溝通大概沒有固定的形式,不同年齡、個性的人都有不同的喜好:有人生性開朗、口若懸河,有人則孤僻內向、不擅辭令,因此,時間和形式並不是有效溝通的關鍵,達至相互關懷,彼此理解才是。

羊豬老師

2021-11-30 羊豬老師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9386.html 1 親子溝通小貼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