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與安全的碰撞
近一段時間以來,香港接連發生野豬傷人事件,野豬在過程中因受傷或存在強烈攻擊人類意向而需人道毀滅,一時間,動物保護與人道毀滅成為坊間爭論的焦點。
有傳媒及組織卻藉事件抹黑警方,指責港府刻意誘殺野豬,令野豬對人產生敵意,並引申認為港府的做法是要令整個城市充滿仇恨。這些毫無邏輯的指責,可是“港獨黃絲”的一貫伎倆。
野豬被許多國家及地區列為受保護動物,不少地方已出現野豬泛濫情況。在香港,近年野豬數量亦不斷增多,因覓食及人為餵食,令不少野豬“入侵市區”,致不斷上演野豬傷人事件。野豬因攻擊人而被人道毀滅,這樣的例子在外國多不勝數,是極為正當的做法,不少地方更因應野豬的數量,容許在特定情況下撲殺。由此可見,香港的做法並無不妥。
野豬多在郊區出沒,如今卻頻繁進入社區,歸根究柢,與市民餵養野豬有關。若野豬已習慣到社區覓食,不論有否傷人,對市民構成危險已是事實,當局不能不管。要解決問題,必須從野豬的生態環境出發,避免野豬進入市區。現在港府擬立例擴大禁餵飼野豬範圍,目的是防止人們在餵食過程遭攻擊,避免受傷。因此人們亦要自覺配合不要給野豬餵食,只要野豬不進入社區,自然就不會發生傷人的情況。
易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