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協曙光語言中心助幼兒早療
籲早評估早治療 勿諱疾忌醫
【本報消息】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增設曙光語言中心,為一至三歲有特殊需要的幼童提供語言治療早療服務,期望能藉此減輕更多有特殊需要兒童家庭的負擔,並呼籲幼兒主要照顧者若發現幼兒出現語言狀況時,應主動到兒童評估綜合中心為幼兒作評估,不應避而不談,幼兒越早接受早療服務,對其語言發展更有進步,抓緊黃金治療機會。
縮短輪候時間
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總幹事嚴家威、曙光中心主任崔芷蕙介紹稱,該會屬下曙光中心一直有為一至十六歲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日間暫托服務,包括語言治療等早療服務。隨着早療服務需求越來越多,政府亦加強重視服務的支援力度,故該會在社工局支持下於牧場街增設曙光語言中心,為一至三歲有語言治療服務需要的幼童提供早療服務,名額約六十名,連同原有的曙光中心,兩間中心合共可提供約一百五十個服務名額,相信能一定程度縮短輪候時間。同時,在澳門日報讀者公益基金會資助下,中心能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外聘治療師作個別治療,從中增設約三十至四十個名額,讓更多有語言治療需要兒童受惠。
新增的語言中心內除具備基本的治療室、治療工具等硬件設施外,也會加強推廣親子共讀,透過治療師製作的繪本供家長借閱,讓家長回到家中能與小朋友共同閱讀,提高語言學習並增進親子關係。現時普遍家長認知水平提高,較易察覺小朋友是否存在語言障礙或語言問題,相信家長都會主動評估或諮詢早療服務內容。
崔芷蕙特別提到,在前線工作經驗上可見,近年接受語言治療的兒童其語言狀況都與以往不同,因應近年雙職家庭增加且不少家庭選擇聘請家傭照顧幼兒,大部分家傭都以英語為主,當一個家庭同時出現不同語言時,又或家長依賴“電子保姆”經常讓幼兒觀看短片,減少幼兒與他人溝通互動的機會;幼兒正值學習語言發展階段時,不少幼兒便會對語言產生混亂,語言發展遲緩、輕微語言障礙的個案或多或少因而有所增加,當然還可能涉及其他因素,例如幼兒本身有自閉症傾向、出生時患有腦癱等。
建議幼兒主要照顧者若發現幼兒出現語言狀況時,應主動到兒童評估綜合中心為幼兒作評估,不應避而不談,因為幼兒越早接受早療服務,對其治療效果更有幫助,亦對幼兒的語言發展更有進步。
冀持續育人才
同時,針對本澳語言治療師缺乏的情況,認為隨着社會越來越重視社會服務發展,不單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對語言治療服務有需求,部分長者都可能需要,故培育人才必須持續發展。同時,今年是家協會成立三十周年,將舉辦大灣區早療服務研討會,藉由各地服務提供者分享經驗,共同探討和優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