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11月18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艐沙乃擱淺之雅語

艐沙乃擱淺之雅語

昨天說過“六十八艐賽車”,那個“艐”字是古文的“屆”字。如果不加以說明,相信現代的語文中很少用上這個字。我並不贊成這樣的“古”,只是作為文化的鈎沉而已。

說“艐”是古字,卻又不盡然。在我童年時代,在長輩口中就聽過有關“艐”的新聞。那時由鄉間乘汽輪往省城,不時發生輪船“艐沙”事故。艐沙也就是擱淺的口語。是船舶進入淺水處無法航行。《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鹽船擱淺了,我們快幫他去撥!”擱淺亦比喻事情遭到阻礙而中途停頓。《說文》:“艐,船着不行也,從舟,聲,讀若,子紅切。”(,音滓。)《廣韻》編入上平聲東韻。書傳云:“三艐,國名。”又引《說文》云:“船着沙不行也。”所說的上平聲東韻,正好說明與《說文》的“子紅切”音脗合。

艐字本義為“船着沙不行”。《爾雅》、《方言》訓艐為至,乃借艐為臻。臻亦至也,與艐雙聲,故得通假。總的來說,艐,至也,屆也,臻也;又船着沙不行也。如何運用,端視所處情境,其本義是擱淺;旁義就是“屆”、“至”。

說到艐沙,廣州方言把“艐”讀成“炕”(ho)第二聲。據《廣州語本字》作者詹憲慈說:“今讀艐若炕,用子紅切之音也,猶天虹讀若絳,米米工讀若米巷也。”又說:“炕,就是炕月餅的炕。”炕,焙烘也。

艐沙,今天沒有人這麼說了,都改用“擱淺”一詞,那麼“艐沙”的說法是否“老套”?其實是古雅。文若稚先生說:“廣州方言是漢語的一條支流。同漢語的主流或其他方言語系相比,主要特徵是它有獨自形成的音韻系統。”

“根據先秦古籍記載,殷、周及秦人,把長江以南的土著部族統稱南蠻,又稱百越、楊越,是由上‘百’的部族所組成的,其中有不少支族。今天我們說的吳語系、閩語系、粵語系,不正是由當時百越民族中若干支族組成的‘語言社團’嗎?古代的南越,正是今天的廣州話。”“艐沙”就是一例。

冬春軒

2021-11-18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6873.html 1 (筆雯集)艐沙乃擱淺之雅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