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居民醫療福利不受影響
醫療改革循兩大方向
議員黃潔貞關注離島醫院的具體營運模式,以及如何進一步有序落實大健康產業發展。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離島醫院除為本地居民提供醫療服務,並計劃參考新加坡、泰國發展“醫療+旅遊”,開展大健康產業。
現有醫療體系不變
賀一誠回應時澄清,離島醫療綜合體並非公私合營模式,北京協和醫院是公立醫院,是內地知名醫院,在其他地方沒有設立分院,本澳是在國家衛健委協助下,獲得協和醫院支援、支持。
他並稱,曾研究全民醫療保險制度,但澳門的醫療制度太好,認為行不通。現時本澳每年的醫療開支超過一百億元,離島醫院總建築面積約四十二萬平方米,預料啟用後開支更大,但強調本地居民享有的醫療福利並不會受影響。
他指出,未來的醫療改革主要有兩個方向,並不會改變現有的醫療體系。他相信未來專科服務仍主要靠醫院提供,下一階段會挑選部分專科畢業生到北京協和醫院實習兩年,回澳後續在協和主任醫生的帶教下,在離島醫院工作。有關專科醫生並非採用公務人員制度,而會採用協和醫院的管理模式制度。
未來推大健康產業
離島醫院除為本地居民提供服務,服務對象可更廣泛,計劃參考新加坡、泰國發展“醫療+旅遊”,推行大健康產業。計劃購買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加上優秀的醫療人員,打着協和醫院品牌,希望大健康產業能“彎道超車”。另外,橫琴將續以“以醫帶藥”發展中醫藥產業園,並計劃與大學生物醫學學系磋商合作方案,鼓勵他們到此研發。
醫療券不“跟人走”
議員羅彩燕問及政府會否考慮參考鄰近地區,更改長者服務津貼的方式,透過資源“跟人走”模式,讓長者不論在本地或大灣區,均可自由選擇安老服務。賀一誠引述統計局資料,目前澳門長者人數逾八萬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點九,並以每年百分之一或以上持續增長,長者的平均壽命約八十四點一歲,澳門已踏入老齡化社會。
長者的養老金、敬老金、殘疾金、現金分享等福利津貼向來是“跟人走”,其不反對長者跨區養老,但不會全部醫療津貼均“跟人走”,倘醫療券都“跟人走”,則私家醫生的經營將更艱難。政府須盡量研究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