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報紙
報紙和食物都有有效期。一般而言,很多食物有不少於數天、以至數月的有效期;而報紙,只有一天時效,過了出版當天,人們對那份報紙不再感興趣。然而,和食物一樣,人們習慣積存報紙,儘管它的有效期已過,存着,總有用處。
今時今日,注重環保的現代人,紙張用過一遍,反過來,即可循環再用。上幾個世代的人,已懂得節省紙張,舊時代的環保意識,正正體現在價格低廉的一疊疊報紙上。讀過的報紙,疊起來備用,吃飯、摘菜、上漆、剪髮、清潔、包裝……,一張報紙鋪開,覆蓋面積大,幾乎無所不能。
報紙是舊時代知識分子必不可少的配備,在沒有網絡的時代,手握一份報紙,便以為盡知天下事,家國天下,盡收在這些仔細折疊好、夾在腋下的油墨中。有趣的是,當期報紙被人如珠如寶滿懷期待地捧在手上,而報紙一旦過期,必然會轉換一種形式,顯得和知識分子的派頭格格不入。像張愛玲筆下四十年代的上海,〈封鎖〉的主人公呂宗楨,身為堂堂華茂銀行的會計師,受夫人所託到麵食攤子買菠菜包,熱騰騰的包子即使用報紙包裹着,仍不免使他感到難堪——“一個齊齊整整穿着西装戴着玳瑁邊眼鏡提着公事皮包的人,抱着報紙裏的熱騰騰的包子滿街跑,實在是不像話!”
隨着互聯網的流行,人們習慣上網讀新聞,報紙銷量漸不如前。家中不再積存報紙,唯一留下的,就是以前讀過認為有意思、並剪下來收藏的文章。報上若刊登了我寫的小說,偶爾也會存下來。猶記得祖母過世前幾天,在醫院病床上迷迷糊糊地向我提起她當天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個太陽圖案。我琢磨了半天,才明白她說的,是我一篇小說的插圖。那是我刊登在報上的第一篇有插圖的小說,我記得她向我描述那個太陽時,眼神充滿了喜悅。
遺憾的是,那份過期報紙,我沒有留下來。
古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