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11月15日
第C06版:視野
澳門虛擬圖書館

Meta 出現,我們將要面對甚麼?

(圖片來源:Meta官方專頁)

Meta 出現,我們將要面對甚麼?

二○二一年十月二十八日,臉書行政總裁扎克伯格宣佈將為其公司改名為 Meta,以配合未來的發展方向。由此,“臉書改名”這幾個大字就被賦予了驚人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媒體平台間接連出現和被討論——科技人紛紛探討新名字背後的科技構想究竟能否如願實踐,以及隨之所觸發的技術變遷在開發或執行上有多大難度;營銷人着眼改名這事的市場功效,討論這事是否單純為公關伎倆,試圖洗白臉書所累積的種種有關侵犯私隱、壟斷的污名;亦有時事評論員將改名一事解讀成臉書此舉是在中美的大國角力中選定了站方……眾多解讀方法的出現,印證了這事的複雜和多樣。但比起以上種種,我更關心的是︰

作為用家的你和我,其實將要面對

些甚麼,又應該如何在這

個變化中自處?

目不暇給的新局面

先得把事情弄清楚,這次改名的其實是臉書的母公司,而並非你和我每日在其上蹓躂的社交媒體臉書;換言之,社交媒體平台的臉書名字沒有改變。然而,當它不再是與公司名字絕對一致的“皇牌”產品,而是“降格”為與Instagram、WhatsApp一樣,成為整間公司旗下的一個產品時,變化就來了。

臉書新名字Meta,代表的是 Metaverse(元宇宙),這名字最早見於Neal Stephenson 一九九二年出版的科幻小說Snow Crash(潰雪),書中Metaverse一詞指的是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人們在其中可以化身為各種存在。接近三十年後,Metaverse 在扎克伯格的演繹裏,指的就是一個將虛擬和真實結合的空間:它需要結合虛擬和擴增實境、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來實現,未來人們進行社交、網上購物、網絡會議等日常活動,不會再局限於智能手機,而是透過VR智能設備進入沉浸式體驗的空間內,令人“置身在內”進行任何活動;這個將日常生活“虛實結合”的空間,就是“元宇宙”。更重要的是,這個“元宇宙”不可能單由一個產品在一夕之間完成,換言之,被“降格”的臉書在未來的日子裏,將會與公司旗下的其他產品聯繫、連通,進而組合出若干新功能。而且,當元宇宙的目標是“虛實結合”,亦即現實世界中的多姿多彩,虛擬環境中的紛繁程度,也不能相去太遠。所以,將要出現我們眼前的,估計會是一個由臉書與其他不同工具一同組成的新局面。

更不用說,當臉書改名之後,科技巨頭在元宇宙間的競賽亦已相應開始,另一科技公司微軟亦已宣佈加入戰團,將於明年起為視像會議軟件Teams引入虛擬實境及擴增實境等技術,希望讓遙距辦公的上班族能以虛擬形象在虛擬辦公室工作,為企業及消費者建構虛擬空間。所以,這場漫長科技競賽精彩可期,但百花齊放的畫面,你和我想必也需要一定時間去適應。

真假難分的新世界

除了紛繁多樣的新工具、新功能外,“虛”與“實”也是另一個不能迴避的重點。如前所述,元宇宙的重點在於虛實結合,而這種結合,強調的是臨場感和親身體會。

在臉書公司已發佈的宣傳片中,扎克伯格就已透露了這結合將會怎樣操作。影片當中,只見他戴上裝置,就可進入另一個空間,與朋友的虛擬形象玩紙牌遊戲,更可同時與另一朋友通電話,並分享他們眼前所見——身處不同地方的朋友只要一按“分享”,其眼前景象就會以3D形式,活靈活現地傳送至另一對話者眼前,讓他一同感受、體會。而在微軟公佈的資料圖片中,不同代表的虛擬化身正在一個虛擬會議室中高談闊論,其首席產品經理更表示,在虛擬環境中的存在感、眼神交流及與他人互動的反應相當重要,故未來會虛擬化身動畫化,同時配合AI技術,務求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依照目前已公佈的這些資料可見,未來的“虛擬”世界將會因着不同科技元素的參與,而變得越來越“真實”,變成物理世界的“平行宇宙”。但其實只要再往前推想,元宇宙的發展潛力不單單在於它能“複製”真實世界,更在於它能衝破物理空間的種種限制,令投入其中的人過上更豐富、更精彩的生活。

當“虛”、“實”的界線被打破,人類無疑就被賦予了更廣闊的空間,然而,當兩者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時,又是否只有利而沒有弊?我覺得不是,特別是好些利用 Deepfake (深偽)技術作案的新聞出現後,更加令人意識到這弊處的存在。簡單來說,Deepfake是種透過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所創造出的偽造(Fake)訊息,只需要向系統餵入指定對象的大量影音材料,就能產生更多新數據,然後製作出擬真的影片。而這種技術更多次被用於不雅影片和假新聞當中,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荷里活影星愛瑪屈臣、湯告魯斯等都是受害人,更有不少女性被“換臉”後成了AV電影的主角……這樣的一個潛在危機,會否乘着元宇宙的興起而發酵和轉化成一重又一重精心策劃的詐騙佈局?我們又能否在虛實結合的新世界中分清真假、好好保護自己和身邊人?這些問題,其實遠比大家想像中出現得更快、影響得更多。

越來越遠的數碼鴻溝

不得不提的還有數碼鴻溝;簡單來說,就是因為獲得科技協助與否而產生的資源分配不均。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不少人因為資源匱乏、知識限制、身體條件等而被排拒在高科技產品之外,而與科技的絕緣,早已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各種的不便︰就如各地政府為控制疫情,紛紛推出各種監測、追蹤的工具,但智能裝置的有無、駕馭科技產品的熟練程度,都已經顯示出科技介入人類生活的方式,並非只有“方便”、“提升”等美好的形容詞,“限制”、“不便”等亦同樣存在;只是,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有足夠運氣,僅是看見前者而未能察覺後者。那麼,當元宇宙的發展繼續往更高深、更廣闊的科技世界走去,因為科技而造成的數碼鴻溝,想必會繼續擴大,到時候,你和我還能否繼續保有運氣,成為能體會美好一面的享受者,而不是被科技所拒諸門外、望洋興嘆的可憐人?又,當科技進化為界定身份地位的指標時,我們是否都已經註定被科技人員所拋離,只得跟着無窮無盡的新發展拼命追趕?果如是,那科技發展的最終目的究竟是利民還是只求利益?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會因着Meta這新名字的出現,以及元宇宙的發展而逐步來到我們當前。面對它們,作為非科技人員的你和我沒有能力馬上去解答或處理,那我們能做的,大概就是保持思想開放、勇於接受新事物;因為任誰都不能否定,科技發展的速度已如一隻脫韁的野馬,誰也停不了、壓不下,那既然不能停下變化,就唯有擁抱和適應變化。同時,在有能力的時候,我們更應好好協助身邊人去迎接這些變化,因為這既是分享、扶持,更是為自己在這個虛實結合、真假難分的新世界中,找一個能結伴向前方未知探索的同行。

高 嵐

2021-11-15 高 嵐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6274.html 1 Meta 出現,我們將要面對甚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