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亞馬喇”(四)
儘管“阿穆恩”無法如願簽訂《中葡和好貿易條約》,但對澳葡政府來說,他在任內的功績相當顯著。期間包括拆毀水坑尾、三巴門等城牆,佔領了塔石、沙崗、新橋、沙梨頭、石牆街等村莊,並開馬路、編門牌;在青洲、望廈、加思欄等地增修炮台;甚至連中國第一座西式燈塔——東望洋燈塔,最初都是在他支持下建成。
對兩個“亞馬喇”的紀念
縱然兩位“亞馬喇”在澳門擔任總督約只有三年多的時間。但兩者的政績對葡方來說都有重大意義。前者因強硬舉措使葡方自此逐漸取得澳門的管治權;後者在澳有顯著的建設,故此二人都獲澳葡政府以其名命名街道和地方,以作紀念。
第一位“亞馬喇”最著名的相關地方,就是亞馬喇前地(Praça de Ferreira do Amaral)。一九四〇年澳葡政府將一尊他的騎馬銅像放置在當時南灣新填海地,並命名為“亞馬喇圓形地”,坊間多稱為“銅馬廣場”。至一九七四年,該地正式改稱為“亞馬喇前地”並沿用至今。而該銅像在一九九二年拆下並運回葡萄牙,及後安置在里斯本機場附近的恩卡爾納桑廣場大道公園上。此外,亞馬喇馬路(Estrada de Ferreira do Amaral)、亞馬喇土腰(Istmo de Ferreira do Amaral)和東望洋街(Rua de Ferreira do Amaral)也是當年澳葡政府特意紀念這名總督而命名的街道。
第二位“亞馬喇”(“阿穆恩”)總督在一八六六年正式卸任回國,當時不少居澳葡人都對他讚美稱譽。他在途經香港時,連駐港葡人也為他籌辦歡送儀式。故此,日後澳葡政府亦把由聖安東尼堂至望廈的街道以他命名,那就是連勝馬路(Estrada de Coelho do Amaral),只是該馬路的中文名字並非由葡文直譯而來,所以較少華人注意到此馬路與第二位“亞馬喇”相關。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何其庭
培道中學 高三 林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