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體、風景和圖像:吳冠中的《裸女》闡釋
二、作為圖像隱喻的女性身體符號
一種“潛在地同時作為傳統和反傳統的符號”的“女性裸體”圖像,如何表現才真正成為時代顯性的象徵寓意。這個顯著標誌即是“一戰”後,法國的瑪麗安(Marianne)形象被藝術家反覆渲染和表現。當然,以瑪麗安作為完成“革命”的法蘭西共和國的化身而進行藝術創作具現代先鋒性,畫家Jacques Nam在一九一六年為紀念凡爾登(法蘭西堅定、輪廓清晰的圖像象徵)創作的招貼畫,戴着象徵自由的佛里吉亞帽(bonnet rouge)即是瑪麗安(法蘭西共和國或其政府的綽號)的符號標誌。
西方藝術史家Romygolan在“風景就如身體”文章中分析了二戰期間的法國繪畫,其觀點認為身體——特別是女性的身體——更甚至女性的裸體,是一個政治解放意義上的風景的替代品,人體成為一個顯而易見的比喻物,而絕不僅僅是人體或者肖像畫本身,它的表現比風景更為濃烈。Romygolan的語義包含兩個關鍵字,一是“身體”,二是“女性”,這倒讓人想起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名作《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guidant le people)油畫。它取材於一八三○年法國的“七月革命”,畫上展示的巷戰場面,引人注意的一位象徵自由的女神——高舉三色旗的半裸女性(克拉拉 · 萊辛),頭戴紅色弗吉里亞帽、左手握槍、右手高舉着迎風飄揚的旗幟,是全畫中心和觀眾注目的焦點;象徵自由女神健康美麗、意志堅定,領導着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女神的左側一個少年揮動雙槍急奔而來,象徵着少年英雄阿賴爾,而右側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大學生則是畫家本人,緊握步槍眼中閃爍着對自由的渴望。
值得思考的是,這幅是展現一八三○年“七月革命”的畫作,還是習慣性地借女性的身體來表現女性主題的觀念?半裸女性高舉旗幟成為自由的象徵,此女性也即文中紀念凡爾登畫作中的瑪麗安——法蘭西的象徵;這是一戰後西方人或暫僅拘泥於文中的法國人他們集體的“內心共鳴”,或許他們的家園和受傷的心靈只有在散發母性的女性身體上獲得完整和安慰。
作為一個政治、文化符號凝結的女性瑪麗安形象,能夠以最大範圍、最大力量地深入那個時代的人心,繼而得以明顯或潛在地影響那個時代的藝術家們的題材選擇和圖像解讀。換句話即是,“引誘”他們大量描繪和表現女性的裸體,展現畫面的豐滿、完整的女性裸體,也相應成為他們的心理支柱。
西方學者Powers.M.J.在〈風景什麼時候成為了身體〉一文中提出了一個觀點發人深思:“縱觀歷史,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政治特權發現過對人類身體的簡單表達——它的姿態、它的服飾,它的符號——這些都並不是對風景的表達”。⑦該文所述說的身體及其附加物是一種威權的象徵物,接着他又舉出服飾和政治皇權的關係。“反思身體與服飾的這種力量,人們不會驚異於遍及歐洲和亞洲多種多樣比喻繪畫的傳說,或者各種各樣能夠用下垂的袖琹或眉毛的曲線來闡釋威權。”⑧
雖然,女性作為繪畫的題材被廣泛選擇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性的過程。塞尚巨大的人物畫對青年藝術家來說,被視為找到解決大尺寸人物畫古老問題的新方法。而馬蒂斯在一九○六年的沙龍個人展上展示其巨大的畫作《生之悅》造成了一次大轟動。馬蒂斯從印象派、後印象派的風景中選擇女性身體作為自己的標誌性主題,也許只是基於喜愛以及女性美對其個人的至深影響——至於說此主題更利於表現情緒大概還不夠有說服力,因為色彩和紋理在這方面的感染力遠比主題要顯著。題材轉化或者抽象成一個畫家、一個畫派,乃至一個時期的符號語言,需要在時間中延展,那個時代對選擇女性作為表現的流行題材,馬蒂斯的鋪墊很重要,接着是畢卡索。“畢卡索的《亞威儂的少女》的面世將使他足以對抗兩位畫家(塞尚、馬蒂斯):女性裸體,這也是內在的;並不是人類存在之本質的永恆象徵”。⑨
因此,裸女題材的這條線索自塞尚、馬蒂斯到畢卡索得以發揚。旅居法蘭西的吳冠中,受到此表現風潮的影響,或者至少在題材選擇上受到影響。吳冠中早年在大茅屋畫院的裸女速寫,以及一九九○後重新將視角關注到裸女畫作並是其成名的主題之一,也是其風格的代表,更是他創新領域的體現。吳冠中的裸女畫現代性體現在題材和精神實質,一種傳統中國的精神風景的圖式再現。
吳冠中雖曾旅居法國,但他的裸女決不是以法蘭西文化中女性象徵瑪麗安來作為精神實質的。恰恰相反,常玉的精神屬於傳統中國的,傳統文人畫以風景(山水花鳥)來展現人之精神氣質,不僅線條、氣韻屬於傳統中國的,他的裸女畫作與中國傳統的風景畫有着更深的親緣關係。
(二)
顧 躍
註:
⑦⑧Powers,M. J.Why is aLandscape like a Body?Landscape, Culture,and Power in Chinese Society.Berkeley: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98.p1
⑨Steve Edwards and Paul Wood.Art of the Avant-Gardes.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p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