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開網店 專修管樂器
好的樂器對於演奏者而言,非常重要,其維修、保養更不容忽視。“Partita Music正樂音樂”主要從事西洋管樂器維修及樂器零配件買賣。負責人黎正堃自小熱愛管樂,除修讀與音樂相關專業外,日常工作也離不開音樂,創業如是。他表示,公司一七年成立,推動本澳音樂發展的同時,希望創建屬於本土的管樂器品牌。
黎正堃在中學時代一直有演奏管樂器,主要是色士風,其後前往台灣修讀音樂演奏專業;考慮到發展路向,決意再赴美國進修,續後再回澳創立公司。由於自己對樂器充滿熱誠,除演奏外,對樂器每個細節都相當重視,因此曾為台灣公司打工,在越南生產樂器的廠房擔任品質管理,即檢查樂器出品,積累了不少經驗。
缺資金難開實體店
由於首次創業,資金緊缺下,難開實體店接生意,只能靠朋友口耳相傳推廣服務,接單後將需要維修的樂器帶回家中處理。雖說暫未有租金壓力,但前期投資購買樂器維修的工具已花了十萬元,他憶述一路走來絕不容易,曾試過一個月得四位數收入,幸好靠學生時期積累的人脈,不時為樂團、學校管樂器做保養,生意才慢慢增多和穩定。為了維持收入,他亦會教授管樂器演奏幫補,希望圍繞音樂做得更多。
目前每月需維修十至二十支木管、銅管樂器,每支維修需時半日至一日。收費方面,一般會以每支管樂器保養作單位計算,除非是樂器的個別問題才另外收費。他舉例,現時每支木管樂器保養費約四至六百元,在香港光是檢查費已要二百元,加上維修費動輒五百至八百元,內地同類型樂器收費或更高,所以價格上具優勢。
市場需求局限發展
談到本澳管樂器維修市場前景?他稱以往本澳管樂器維修多會選用內地或香港技師,始終從事的本地人少,市場競爭不大,但正因如此,本澳對有關服務的市場需求亦不大,局限發展空間。現時遇到的經營困難,在於整體氛圍不足,藝術發展在澳可獲的資源不多,加上人口少,推行藝術及專業樂器維修的確需花更多時間及心機。而且,管樂器推廣在澳仍然缺乏,家長們只希望孩子學習鋼琴、小提琴等受歡迎的樂器,管樂文化則較弱。因此,當要維修時往往只想到鄰近地區,所以未來希望開設實體店或工作室,增加知名度讓更多人認識,但目前礙於租金過高或需延後發展。
希望創立本土品牌
他表示,長遠希望創立本地管樂器品牌,色士風為主,組裝、設計、包裝均是自家出品,目前正與朋友規劃,相信過程絕不容易,至少還需兩三年。另外,他亦渴望擴大客戶群,未來或嘗試到大灣區謀求合作發展,始終內地對樂器維修需求更大。
經營三問:
1.現有資源下應怎樣規劃發展?
2. 該公司冀“走出去”,有何優、劣勢?
3. 管樂器風氣未盛,發展怎貼近需求?
本報記者 周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