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新境界的時代變革者
進入新時代,形勢已不同。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不確定。一些國家經濟復甦乏力,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地緣政治、重大風險挑戰複雜嚴峻。習近平上任時,中國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國力增強,但也面臨深層次難題,包括經濟下行壓力、貧富差距、生態破壞、社會矛盾積聚等。改革也遇到一些阻力。
這需要更科學的頂層設計,以及更大膽的實際行動。習近平為中國式現代化規劃了一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前進道路。這種新發展方式被認為有別於幾百年來的西方現代化模式,要讓社會主義中國走出粗放、低效、生態受損的增長區間,邁上高質量發展軌道,並避免資本主義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弊端。
發起了新一輪改革
習近平把改革開放稱作“偉大革命”,認為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和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一招”。他發起的新一輪改革,是對鄧小平的改革的繼承,又有新突破。
二○一三年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出台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通過“深水區”提供基本遵循。二○一三年底,習近平擔任新成立的一個負責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央領導小組組長。這個小組後來改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
改革的涉及面非常廣泛,從農村實施新土地政策到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從黨和國家機構的更科學高效運作到司法過程中防範人為干預判案,從應對銀髪浪潮到推行更加惠民和有利於市場發展的財稅政策,從廢除勞教制度到優化生育政策,從建立更公平的教育體系並給學生減負到確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從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到創新科技體制讓科學家安心投入創造發明,從賦予更多城市地方立法權到建立反壟斷機制並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一項頗受矚目的重大改革是推動關係到長治久安的制度現代化,核心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被稱作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四個現代化”之後的“第五個現代化”。
改革難度常常很大,有時需要習近平親自拍板,消除爭議、突破阻力。
習近平擔任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組長。參加文件起草和政策論證的黨政要員、專家學者回憶說,習近平親自研究拍板,很多議論多年、裹足不前的深層次改革破冰啟動。
一位知情者回憶說,關於“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新提法,最後是習近平作出定論,實現了重大理論突破,“沒有習近平總書記下決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難以出來的”。
為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習近平果敢破除各種短視的利益阻力。他責令污染工廠整改,否則將被關閉。他要求長江沿線把環保放在首位,發佈令人驚嘆的十年禁漁計劃。他六次批示,下令拆除建在風景如畫的秦嶺山區的違建別墅。
改革使中國的國門開得更大。二○一三年,中國在上海設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至今,中國已有二十一個自貿試驗區。習近平讓面積相當於一個歐洲小國的海南島整體成為自貿區和自貿港,在那裏推行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運輸來往等自由便利。
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大幅縮減。在一些國家築起貿易壁壘時,中國成了一系列國際貿易和投資展會的主場。習近平本人倡議設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並推動形成包括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和廣交會在內的國家級“會展矩陣”。
中國率先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這是亞太地區規模龐大、意義重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到二○二年,中國關稅總水平已經降至百分之七點四,低於百分之九點八的入世承諾,更低於其他主要新興經濟體。
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習近平提出“經濟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發展格局”等一系列創新理論。
九年來習近平主持了七十七次政治局集體學習,幾乎每次均請專家授課。習近平引用《莊子》的話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內容涉及黨在新時代面對的重點難點問題,從全球治理格局到經略海洋、從金融安全到人口老齡化、從知識產權保護到國際傳播、從量子科技到區塊鏈等。
二○二○年底,習近平宣佈,七年多來共推出二千四百八十五個改革方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
事實證明改革承諾得到兌現。二○一三年至二○二○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約百分之六點四,二○二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百分之九點八,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二○二○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一百萬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萬二千一百八十九元,如期實現翻番。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劉榮剛說,新時代已經走過的進程中的最大亮點,就是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小康源自《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這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樸素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涵蓋經濟、政治、科教、文化、社會、人民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目標包括二○二○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目前中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並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
二○二一年,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上的排名躍居第十二位,超過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北斗”、“神威”、“天宮”、“天眼”等科技成果引人矚目。中國中等收入者人數超過四億。作為世界最大外資流入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市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率先恢復生產生活,還為許多國家提供主要防疫物資以及生產生活必需品。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切身感受到生態環境之變。二○二○年,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百分之八十七;PM二點五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比二○一五年下降百分之二十八點八;地表水水質優良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三點四。中國民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滿意度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九點五。
習近平提出的精準扶貧理念和方案對於消除絕對貧困具有決定性意義。他要求各級黨員幹部直接駐到村裏,“一對一”開展扶貧。脫貧攻堅期間,他本人走遍全國十四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艱難程度相當於一場戰爭,一千八百多名扶貧幹部或工作者犧牲了生命。
二○一八年,習近平成為首位對憲法宣誓的中國領導人,宣誓的場面進行了全程電視直播。
習近平全面加強意識形態工作,促進文學藝術、哲學社科、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信息網絡等的繁榮發展。他是第一個明確提出“文化自信”的中共領導人。他擔任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報告起草組組長,制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國家和民族“鑄魂”。
習近平對國防和軍隊作出革命性變革。他重申毛澤東確立的“黨指揮槍”原則,進一步明確軍隊的黨的屬性及中央軍委主席負責制。隨着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推出,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中國軍隊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他要求軍隊做好戰鬥準備,並經常視察一線部隊。他到達海拔一千多米的哨所。他登上首艘國產航母和新型核潛艇。“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他說。
奧地利法律學者和漢學家格爾德 · 卡明斯基說,中共十八大後,在習近平領導下,不僅在執政理念上,而且在中國發展的所有重大問題上,中國特色已經成為更加鮮明的指導原則。
在這一過程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經歷了實踐檢驗,耀射出具有說服力的真理光芒。“它有效引領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它影響了整個世界。”韓慶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