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供應鏈危機愈演愈烈
塞車見得多,塞船見過未?美國兩大貨櫃港口正在上演大塞船——巨輪排成的長隊在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外綿延數十海里。八月中旬,平均每艘船的等待時間是六天。隨着擁堵惡化,如今等待卸載時間平均長達十至十二天,耗時最長的一艘已等了卅八天。
美國港口內的情況更不容樂觀。港口貨場超負荷,大量貨櫃已將貨場擠爆。有美國媒體估算,把洛杉磯、長灘兩個港口積壓的貨櫃排成一長隊,可橫跨半個美國。
港口擁堵、貨船滯留,堆積如山的貨櫃,空空如也的超市貨架……美國供應鏈危機正愈演愈烈。專家警告,美國人要準備好過一個“不一樣”的聖誕節——買不到聖誕樹和其他節日用品,或者準備付出高昂的價格。
供應鏈危機牽動美國神經。聖誕節買不到貨,恐引發老百姓不滿。供應鏈問題也影響經濟復甦,明年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的日子可不好過。為此,總統拜登日前親自出馬,督促洛杉磯港提高運營效率。
導致當前美國供應鏈危機的因素錯綜複雜,分析人士指向最多的是聯邦政府一連串的決策失誤,以及美國經濟存在的深層結構性問題。
疫情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印鈔”、“發現金補貼”等毫無節制的貨幣財政刺激措施正產生惡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主任約西·謝菲指出,聯邦政府廣泛的財政刺激支出,加之美國經濟重新開放刺激民眾大舉消費,導致需求增長曲線陡然上升,但生產能力和運力有限,必然帶來貨物供給短缺。
疫情下社會管控措施使經濟活動減少,這對服務行業佔比較高的美國經濟造成較大衝擊。醫療、航空、運輸等行業制訂的防疫政策,迫使大量未接種疫苗者離開工作崗位,從而加劇危機。
供應鏈危機也暴露了美國經濟存在的深層結構性問題。美國實體經濟脫實向虛久矣,生產供給能力不足,進口依賴度較高,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和加徵關稅等因素疊加影響,讓國內通脹雪上加霜,很多供應商出於對疫情、物流、物價等不確定性的擔憂,囤貨行為難以避免,進一步加劇供應鏈緊張。
危機也暴露出美國基礎設施落後,目前包括洛杉磯和長灘在內的美國港口,沒有建起國際標準的自動化系統。據報道,亞洲港口吊運一個貨櫃平均需要廿七秒,北美是七十六秒。
此外,當年美政府單方面對中國和其他國家加徵巨額關稅,也為今天供應鏈危機埋下禍根。美國媒體《福布斯》指出,本輪供應鏈問題始於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美國企業為躲避增加關稅,爭先恐後囤積庫存,給物流帶來了最初壓力。加徵關稅也增加了物流業的成本。
去年底,美國供應鏈裂痕已經出現,但華盛頓忙於黨爭並不重視,以致全鏈條各環節都顯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