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山公園秋色
澳門市區內公園雖不少, 但要數歷史悠久又有特色,螺絲山必是其中之一。 和朋友每天早晨都會牽着小狗來這公園逛逛, 在小茶座裡吃個藍天白雲伴清風的早餐。
螺絲山公園或稱“馬交石公園”,位於花地瑪堂區, 公園的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參考澳門典故得知:“一八四八年,澳門當時葡人兵頭亞馬勒,私自強築一條新路,由舊日城區之水坑尾城門起,經馬交石、黑沙環等處,而至蓮花徑之古關閘門後。而螺絲山適在此新路之傍,因是遊人常至,漸漸旺盛起來。澳葡當局見其地風景優美,遂闢為風景區。於一八九八年,由葡工程師鴉察努尼士設計,開闢馬交石螺絲山公園。該園本為一個小土山,堆如螺髻,左右均有一條山徑,各自背馳而上。環繞此山數匝而達山頂,山頂空階處,又有一小白塔,旋轉可登,而至尖端,人皆稱之為螺絲。”
公園佔地約九千五百平方公尺,園內有螺旋形小徑引導遊人迴旋到達上方的人工眺望台。十九世紀初,公園周圍都是矮屋, 登上眺望台便可遠望珠江口。 物換星移,隨着城市的發展,現時公園四周都已是高樓矗立,與澳門日報大樓遙遙對望,尚幸這小小的公園仍是石屎森林中的一片靜土,小城的小活肺。由於整座公園形似一顆巨型螺絲,人工眺望台亦是螺旋形,故公園名為“螺絲山公園”。公園別具風格,有迴環之斜路,有茸密之叢林,遊人至此如轉螺旋,如入迷宮,花卉種類雖不多,但多參天古樹,記載了悠悠嵗月的故事, 因此風趣別饒。
時值秋分,綿綿小雨帶來了濃濃的秋意,漫步在公園的迴旋小徑,黃葉片片隨風起舞鋪滿地,拖着小狗沿着熟悉的林蔭小徑,快步走到山腰上的一所小茶座,亮眼的黃色外牆,玻璃小屋內食客不多,小茶座依傍着一棵巨大的古榕樹,坐在小茶座邊喝着香濃的咖啡,邊聽着淅瀝淅瀝的雨聲……。
《詠馬交石螺絲山花園》詩詞中:“欹岸一卷石,巧作螺旋形。坡陀生雜樹,接葉參天青。夕陽半山赭,紛還來香軿。銷夏此勝區,晚涼聞素馨。”螺絲山公園秋色別具詩意。
朗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