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注活水 燃企業鬥志
本澳接連受到疫情衝擊,暑假、“十
·一”國慶黃金周等重要旅遊檔期落空,經濟受壓,工商各界難掩失望之情,就業前景也不樂觀,悲觀情緒蔓延,政府宣佈推出八措施支援中小企,有其必要。
由於是精準施策,針對疫下受疫情衝擊較嚴重的領域,卻難以回應不同行業的訴求,故爭取細化措施的呼聲此起彼落。更憂慮疫情未見終點,短期的及時雨可解燃眉之急,但長遠發展方向卻感迷茫,希望有清晰的藍圖。
自疫情爆發,各方透過不同方式推動內需自救,曾為市場帶來新氣象。但一直依賴外需拉動經濟的小城,深明只有恢復外需動力,注入“活水”,經濟方可回到正軌,中小企重燃鬥志。
由於新冠疫情不斷轉變,本澳堅持“清零”政策,需要社會上下同心,齊心抗疫,但亦影響本澳經濟、居民生活。每當疫情反覆,隨之而來的收緊通關措施,令經濟運作大受影響。儘管有政府多輪經援措施支持,但對前景的不確定性,企業、投資者、居民有所顧忌,寧願暫停擴張、投資步伐,減少非必要開支,環環相扣,小城的內循環將進一步萎縮。
如今期望這一波疫情到此為止,待十四天保持沒有新確診個案後,爭取珠澳免隔離安排,讓社會盡快復常。接下來,爭取內地及港澳放寬通關安排,已成為各方訴求。經此一疫,構建精準、統一防疫抗疫措施,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保證三地出入境、經濟有序運行,已成為當務之急。不然,每當出現零星個案便封關,將對三地人員跨境創業、就業、投資、人文交往帶來不確定性,以至為區域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方向帶來政策風險。
此外,本澳經濟面臨的困境,有經濟結構客觀因素,亦受疫情影響的政策因素。倘若隨着疫情平穩,如何推動疫苗接種率,爭取放寬內地旅客包括團客來澳,以至創設便捷通關條件等,須要及早預備,為疫後經濟復甦、穩定民生、保障就業凝聚民意基礎。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