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與生育率呈反比
二○一五年台灣地區結婚登記十五萬四千三百宗(不包括同性婚姻),同年有二十一萬三千五百嬰兒出生;二○一九年結婚登記十三萬一千五百宗,十七萬七千七百嬰兒出生;二○二○年十一萬九千三百宗結婚登記,十六萬五千二百嬰兒出生。
根據內地公安部門的數據顯示:二○二○年新生嬰兒數目下跌了百分之十五,一千○三萬的出生數字,和差不多一千萬的死亡數字相等。進一步預示中國的自然人口數目趨於下降。當然,這數目不一定準確,可能還有不少未向當局登記的出生數字。新冠病毒疫情進一步影響結婚數字,對出生率不利是鐵一般的事實。
其實東亞地區的年輕人在疫情發生前,已傾向不婚不育。在中國內地、韓國與台灣地區三個經濟體,一五年至一九年間,由於房價飛升及其他嚴峻的經濟現實,降低了年輕一代的成家意慾,結婚數字分別下跌一至三成。去年,上述三個地區的結婚數目再降一成,因此預計二○二一年新生嬰兒數目會進一步下降。
嬰兒出生率下跌會嚴重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日本就是一個顯例。上世紀七十年代,日本的總生育率(一名婦女一生所生育的孩子數目)大約兩個。但是,到八十年代中葉,日本人均GDP到達一萬美元時,人口出生率便顯著下跌。十年後,日本婦女平均生育少於一點五個孩子。韓國與台灣地區在九十年代上半葉,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十年後他們的生育率也跌至一點五個以下。
二○一九年,內地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如果日韓與台灣地區的人均GDP數字與生育率下跌是一個模板的話,內地的生育率,很快亦會開始下降。
(世界人口圖譜 證馬爾薩斯人口論失靈 · 七)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