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孟“不認罪”獲釋很關鍵
【本報訊】據《環球時報》二十五日消息:孟晚舟於北京時間星期六清晨在加拿大獲釋,並乘坐中國政府包機離境飛往中國深圳。《環球時報》社評指出,此前她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她在獲釋前幾個小時的視頻聽證會上向美國紐約法院只承認了有關這個案件的“事實陳述”,但表示“不認罪”,從而維護了自己和華為公司的尊嚴。由於這一歷時一千多天的案件轟動全球,這一結果也有效維護了中國的國家尊嚴。
政治迫害
二○一八年十二月一日,正在進行國際旅行的孟晚舟在溫哥華機場被加拿大方面應美國要求逮捕。當時正值中美貿易戰高峰,美國開始向中國高科技公司下手,那次逮捕和隨後的指控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開了大國博弈向一國商務人士下手的惡劣先例,威脅到全球商務旅行的安全。
孟晚舟及華為公司與加拿大政府在那之後進行了一場馬拉松式訴訟,加方表面上在對孟晚舟搞法律戰,實際上一直在看美國的政治臉色,整個西方社會對此心照不宣。
文章稱,孟晚舟不認罪,華為公司不接受巨額罰款或者賠償,這是正義的底線。孟晚舟個人和華為公司無力跟美加的國家機器對抗,所以中國政府從一開始就站了出來,對孟晚舟獲釋開展了持續、不懈努力。
中國社會也對孟晚舟維權給予了持續關注和支持,在今年八月孟晚舟被加拿大拘押臨近一千天的時候,《環球時報》發起了網上聯署運動,呼籲加拿大立即無條件釋放孟晚舟,很快徵集到近一千五百萬的簽名,對加方形成來自中國的民意壓力。
美加不能如此野蠻地對中國商務人士實施政治迫害,這就是整個中國的明確態度。我們的這一意志有強大力量做後盾,它的堅持力綿延不絕。我們相信,在美加的孟晚舟案總結中,這一點一定會佔據突出位置。
冀美反思
抓捕孟晚舟打破了國際秩序中一些基本的東西,刺激了大國博弈的行動層面,其造成的破壞是深遠的。我們希望,在孟晚舟案告一段落的時候華盛頓能夠有所反思:他們因此嚇倒、擊垮華為了嗎?他們恐嚇住中國了嗎?都沒有。此案的唯一效果是讓世界看到了美國為達政治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的兇狠,以及他們對規則的無視。此案將是美國永恆的污點。
文章提出,我們希望,孟晚舟獲釋能夠對扭轉三年前開始的震動和混亂起到某種正面作用,給中加關係重啟和中美關係出現某種鬆動帶來鼓勵。
對中國人來說,我們相信很多人都在此時再次想到了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遭遇。因該公司對美國同行構成競爭,其高管弗雷德里克 · 皮耶魯齊在美國被以商業賄賂罪名判刑,被扣五年,並且有二十五個月在監獄裡度過,阿爾斯通公司付出高額罰金、並被迫最終將核心業務出售給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相比之下,孟晚舟和華為公司都要幸運得多。
是中國國家力量塑造了這個最終結果。國家強大會招徠更多麻煩,但也只有國家強大才能夠讓我們有尊嚴地應對那些麻煩。
每遇挑戰,我們既不用“豁出去”以卵擊石,也不用為了“活下去”苟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