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9月26日
第A16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衆藝館)宣傳不等於記錄

宣傳不等於記錄

業餘戲劇時代,宣傳品還是以手作剪貼、影印為主。在場刋形式五花八門的時代,我們會覺得到香港看藝術節,所有節目的場刋尺寸、內容編排都幾乎一式一樣,不禁產生一種“專業啊”的感嘆。

自從澳門也開始有了專業的表演場地,藝術節也終於讓每一個節目都有自己的場刋後,場刋看起來也愈來愈專業、尺寸愈來愈統一、整齊,甚至一些非官方的劇團演出時,場刋也設計得愈來愈接近官方節目。可是只要對照一些外地藝術節的場刋,編導介紹、訪談、作品介紹、導賞這些跟觀眾之間最結實的橋樑,在這些外表看來很專業、整齊的場刋裡卻是一片空白,換來只是更大張的演職員大頭照,或者搶佔更多版面的下一檔節目宣傳。

至於當下這個演出的內容、風格,創作人、演出者對這個作品的思考,都過於輕薄,而更常見的問題是演職員的個人簡介。

是的,場刋也需要編輯,有人甚至認為要將場刋中各演職員簡介的寫法盡可能統一起來,但我卻認為每人應保有一些個人風格,只是至少要句子通順、錯別字要校對出來,劇名、劇團名要核實,這些都是不太難的工作。可是,交簡介的人粗心、編場刋的大意,一邊讀場刋總是一邊抽一口涼氣,這就是我們劇場界“專業化”的證明嗎?

而事實上,雖然現在澳門劇場仍未能成為大眾文化消費的主要選項,可是大家都很看重“市場”,每次有演出報道都出盡力想些讓戲看起來很親民、想些可以吸引大眾眼球的標題與內容,而實際上關於演出的藝術取向,藝術家對作品的思考,卻幾近於零。於是當我們要談今天劇場的藝術形態,這些宣傳文章、訪談,幾乎無法反映作品本身,要找一個已故表演者的藝術成就、藝術理念,竟是那麼困難。(留下來的人 · 三)

踱 迢

2021-09-26 踱 迢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6265.html 1 (衆藝館)宣傳不等於記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