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科技 文旅產業實現留量
【中新社敦煌廿五日電】“人們繼續旅行,且想要旅遊。”談及疫情對全球文旅行業的變化,世界銀行全球文化遺產和可持續旅遊協調主任艾哈邁德 · 艾威達通過視頻說,在全球經歷漫長而反覆的封鎖後,人們對於旅行和旅遊業的需求從未如此強烈,但仍需要更大的恢復力、環境和社會可持續性。
國際遊客少八成五
廿四至廿六日,第五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第十屆敦煌行 · 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在甘肅敦煌舉行。來自韓國、白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的海內外賓客,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共謀絲路新機遇,疫情之下文旅產業發展新路徑成為聚焦熱點。
世界旅遊組織數據顯示,二○年全球國際遊客較一九年減少十億人次,下降七成四,旅遊收入減少一點三萬億美元,直接影響工作崗位一至一點二億個。這是自一九五○年以來,世界旅遊業經歷的最嚴重的一次危機。當前危機仍在持續,二一年一至五月,國際遊客較一九年同期減少四點六億人次,下降八成五。
“與任何其他危機不同,新冠疫情已嚴重影響全球旅行和旅遊業,為此必須改變業務模式。”艾哈邁德 · 艾威達說,如今在旅遊業需求中,合作模式不斷變化,健康與衛生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對可以迅速行動並採取新安全措施的旅遊目的地需求不斷增加。
再生旅遊注重體驗
這些在疫情下文旅產業發展中已改變和尚未改變的現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夏澤翰看來“危機並存”。“這場疫情帶來思考,可藉此嘗試新的模式,令其更具適應性和敏捷性,為未來塑造更有效、更具可持續性的替代方案。”他廿四日在敦煌建議“再生旅遊”。
“當下,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珍惜、保護和傳承文化。”夏澤翰說,“再生旅遊”採用一種全面的方法來衡量旅遊,不僅是經濟回報,還包括對當地社區的關注,以及人類和地球的福祉,可對旅遊目的地環境和當地社區的生計有積極影響的旅遊方法。
記者梳理發現,隨着出境遊受阻、入境遊擱淺,中國國內景區迎來發展升級,民眾出遊需求較高。國內不少景區通過豐富當地多元產品,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再生旅遊”,讓疫下的文旅產業不再單純追逐“流量”,而更為關注遊客的體驗感受,並推進遊客與當地文化的深度融合,從而實現“留量”的目標。
善用科技創新突圍
同時,“數字文旅”也重新定義後疫情時代文旅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一會一節”前夕,甘肅官方舉辦歷時二十餘天的“雲遊絲綢之路”線上互動直播活動,共有二百多萬網友藉助“雲遊覽”“雲直播”的方式,沉浸式領略體驗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厚重文化和絕美風光。
甘肅省文旅廳廳長陳衛中此前表示,疫情對文旅企業衝擊顯而易見,但同時又催生“雲峰會”、網上招商、網上文博會、“宅家遊絲路”等新業態、新模式,為文旅企業提供借鑒和參考,各文旅企業要善於化危為機,創新突圍。
無獨有偶,本次節會主賓國韓國,把韓國舞蹈、書法表演,以及韓國美食、文創產品等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帶到敦煌,並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讓中國遊客身臨其境般感受其獨特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