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的故鄉情
不敢也沒資格批評世紀的時代音樂會:《灣區升明月》,但,如骨骾在喉的一句話:可以辦得更精妙,有百分之七十進步空間的。大為讚賞的好名堂:《灣區升明月》,意指月是故鄉明,每逢佳節倍思親,很想見到親人、故鄉情靚風物……
為甚麼?澳門大三巴牌坊前,不安排歌星獻唱。為甚麼?廣州五層樓,珠江的泛舟上,不安排那些來自廣州的歌星與父母唱聚。為甚麼?不在唐家灣或珠海女神像前,吟哦《帝女花》或龍舟。灣區全名:粵港澳大灣區,包括九加二的城鎭。珠三角是我們祖先發揚光大的地方。不少歌迷希望,透過音樂會的嬝繞歌聲帶我們返到魂牽夢縈的故鄉。倘若看到佛山祖廟在唱大戲,門外街檔吃到佛山各式的柱侯食品,節目色香味俱全了。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故鄉”。《灣區升明月》只升自深圳,一座舞台,燈光亂舞,也可說燈光太燦爛,歌迷目為之眩,看到台上台下的明星,許多時只是一團白光。還好有一個表演分場,香港維港的商廈天台,好像只為阿倫而設的;加上深圳舞台的阿Lam,顯示大灣區的歌舞水準了。
粵港澳大灣區,粵!藝術代表作應是粵曲、粵劇。由於電視頻繁出現霆鋒Cool樣;又太多閃現成龍不斷在歡笑搖擺,大有時間行開行埋;《灣區升明月》中有否出現過粵曲或粵劇?如果有,寓意“月是故鄉明”的音樂晩會就有靈魂了,這是鄉魂,植根大灣區的獨特的文化藝術。香港八和有人説,他們向聯合國申請非遺,後來改口,大家共同申請的;最大粵劇基地廣州,早已向聯合國申遺了……“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這是遊子的粵曲國際歌。唉,《灣區升明月》,個別歌星唱到“死唔斷氣”似的,有傳媒揭發,“咪嘴”都求其。所謂痴男怨女同台,竟是錄影。輿論評價《明月》:最震撼全場的是阿Lam 。但如果能唱出《胡不歸》,疊映銀光剪映的白雲山、東望洋山、太平山、蓮花山……觀感又如何?
高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