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9月21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感 言)重塑疫後教育的內涵

重塑疫後教育的內涵

教育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重點提出的目標領域之一,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教育,社會能獲得達至脫貧、減少不平等並促進成員包容的機會,能為建設更和平、更多元的世界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一九年冠狀病毒病疫情,為全球教育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充分反映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對不確定、模糊、複雜和劇變的風險越來越大。環顧各地,當前應變的重點都放在避免輟學率激增之上,通過技術手段,例如網絡、電視等,實現或維持普及教育。這些方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以及各地政府和民間社會,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從事大量的工作,值得我們肯定。

另一方面,一場疫情讓我們意識到,當前的教育事業已不能僅以消除無知為目的,長遠而言要更注重訓練學生面對今後的生存、發展和競爭的能力,特別是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多角度思維、宏觀視野和變革管理。事實上,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們對於重塑“教育”內涵的必要性已達成基本的共識,只是如今這項工作比以往顯得更加迫切而已。亞洲教育論壇能洞悉當代潮流,及時舉辦以“教育的未來——理解與重塑”為主題的年會,對各地,特別是發展中經濟體而言可謂一場及時雨。

澳門特別行政區在教育方面一直作出大量的投入,也是唯一一個被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評為教育質量持續和快速進步的經濟體。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澳門特區的疫情有幸得到有效控制,這使推動教育向前發展的步伐並未過於受到影響。特區政府近期已陸續發表《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二○二一至二○三○》、《澳門青年政策二○二一至二○三○》和《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等重要政策文件。其中《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明確提出四個重要發展方向:培養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發展學生軟實力、提升幸福感和加強創意與科技教育;《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二○二一至二○三○》提出建設培育人才、引領科研和服務澳門的經濟平台功能。此外,進一步完善教育領域的法制建設,推出《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特殊教育制度》、《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等法規,為其實施提供配套和支援工作,包括陸續推出歷史、中國語文和常識科教科書,深化課程改革成效。

作為以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為己任的公共機構,澳門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推動澳門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澳門基金會在一九八七年收購私立東亞大學,並參與澳門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的奠基工作,至一九九九年前一直負責出資建設澳門大學原校區。與這一工作同步的是發放獎學金和推動澳門本土學術研究,一方面培養澳門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各層次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屬於澳門本土的知識體系,鞏固居民對國家和澳門的身份認同。澳門特區成立後,澳門基金會資助基礎和高等教育機構重建校舍、改善設備、教學和科研環境。事實上,澳門基金會用於培養青年人才和發展教育事業的投放,長期以來佔每年資助總金額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在促進社會能力建設方面,發揮了明顯而積極的作用。

(在二○二一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上的主旨發言 · 上)

吳志良

2021-09-21 吳志良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5390.html 1 (感 言)重塑疫後教育的內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