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9月18日
第B02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為甚麼航天員要被抬出來?

航天員在太空中長期處於失重狀態(資料圖片)

楊洪波向歡迎人群揮手致意 (新華社)

為甚麼航天員要被抬出來?

【本報訊】據觀察者網十七日消息:今天三名航天員順利返回地球,東風着陸場在載人航天返回中的首秀無比順利。但相信大家也發現了,三位體格健壯的“天神”“下凡”後,卻需要工作人員極其小心的照顧並緩慢抬着,他們還要一直坐着。

這主要因為天上的環境對人的身體影響太大了。人類這種動物,從“設計之初”就是為適應地球上一倍重力、一倍大氣壓、適宜的溫度、水和生物能量來源等條件而生的。然而,進入空無一物的太空之後,這所有的條件都消失了,人類需要解決每一個新出現的問題。隨着人類載人航天器技術的快速進步,滿足人類短期使用的水、空氣、溫度、食物環境已經可以實現,然而失重依然難以克服。電影中可以人造重力,但現實中還差的太遠了。

空間適應綜合症

進入太空後,首先的挑戰就是空間適應綜合症。由於沒有重力所有東西都會漂浮,人類也不例外,這導致人類無法區分上下前後左右東西南北,前庭系統和腦部相關神經就會出現紊亂,一個表現就是無法抑制的暈車暈船般噁心感。即便能夠克服這些生理反應,但大腦卻會持續認為自己處於完全失控的失重狀態,需要很長時間適應。經過長期待在太空後,由於缺乏重力的影響,身體的負重大幅降低,人類身體會本能認為消耗大量能量的肌肉用處不大,進而肌肉緩慢萎縮。此外,骨骼裏的重要組成物質也會不斷流失。在地球表面時,體液在重力作用下會更多集中下身體下部,但到了太空一切都不一樣,這些體液更傾向於均勻分佈在全身,這種體液變化對人體的影響也會較大。尤其是對心腦血管,腦顱內的壓力會增加很多。眼球的壓力也會增大,視力會受到影響,味覺和嗅覺系統也會受到很大干擾。狹小的生活空間,不可避免的雜訊和振動,常年不變的“天氣”,不斷單調重複的每天生活,失重狀態會對人的內分泌有一定影響。

定期運動能彌補

上述情況短期的話並沒有甚麼大問題,也可以通過定期的運動來彌補一定肌肉和骨骼的損失。但這次三名航天員破了中國航天的各種紀錄,在軌時間超過三個月,遠超此前任何一次任務。對身體的影響就可想而知。在返回地球過程中,衝進大氣的短短幾分鐘內,他們還要經歷失重──劇烈震動──超重等一系列挑戰,落地時,可不就像“玻璃人”一樣,要被小心照料着?

這還沒完,空間站和載人飛船的環境都非常純粹,可以用無比乾淨來形容。這也意味着航天員的免疫系統幾乎沒有額外的鍛煉,再加上上述提到的身體變虛弱,航天員的整體免疫力都會下降不少,重新回到地球就需要隔離。

2021-09-18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4750.html 1 為甚麼航天員要被抬出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