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6”凱旋成果豐
——海上科考日誌 (十 · 完)
九月十六日,陰,鬱熱。歷經雙颱風的考驗,歷經應急改變站位,“實驗6”在經過十日、一千八百多海里航行,在抵達九段線核心海域中沙群島站位,並完成一系列預定科考任務後,十六日上午九時順利結束此次處女航,回到母港廣州新洲碼頭。
船上搭載的“大氣輻射干涉儀”不會造假。以調看其數據為證,就在“實驗6”身處“康森”、“燦都”雙颱風影響最大那段時間,在科考人員已經不支,暈船嘔吐的情形下,該儀器忠實記錄了船隻當時正處在狂風巨浪的海況,他們克服海上災害天氣影響,與首航“實驗6”船雙雙交上了一分令人滿意的答卷。
把脈灣區水文生態
“實驗6”自本月六日起起航,前往珠江口——南海北部海域執行多學科綜合觀測重要科學任務,目的是圍繞高強度擾動下大灣區及鄰近海域在珠江徑流及中尺度渦影響下的水文動力、物質輸運及其生態響應過程展開研究。全航次進行三十個站位的觀測,進行了CTD作業加採水、可視化多管採泥、浮游生物多聯拖網、箱式採樣、重力柱狀採樣等作業,獲取二千多份樣品;利用全海深多波束測深系統、ADCP、重力儀、海洋大氣輻射干涉儀等船載探測儀器設備進行全程連續觀測,獲取大量的科考數據。本科考觀測直接服務於科學技術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任務。
除了完成上述前瞻性科研任務外,它還在雙颱風影響下,實際檢驗了“實驗6”各種科研裝備的各項性能。在海上科考“實戰”中,考察了這一海上移動實驗室和先進探測裝備的表現。可以預期,隨着未來利用海洋空間資源、油氣礦産和生物基因資源實踐不斷加強,“實驗6”將在切實維護國家主權與海洋權益、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助力發展海洋經濟
航次結束了,而海上取回許多第一手原始樣品及數據還有待更深入進一步研究。因此,更重的科研論證工作還剛剛開始。
本次科考活動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杜岩,一路熱忱為本報記者作詳盡科考解析,用通俗易懂的科普語言解答海洋科考許多深奧話題。
他在歸納此次科考意義時說道:“此次首航任務利用先進的船載科考設備成功捕獲到粵港澳大灣區陸架陸坡處的底質沉積、水文過程和生化參數,以及南海北部的暖渦與高頻急流,並在颱風前後各進行重複斷面的水文、大氣和生化比對觀測。通過這次科考,所獲得的科學數據將與歷史資料和多元數據相結合,經科研人員綜合研究、深入分析,可以預期將産出衆多成果。”
杜岩表示,這為解析粵港澳大灣區及其鄰近海域陸海相互作用過程、物質遷移轉化機理,釐清海洋生態系統與有關生物種群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機制,揭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安全調控機理、渦旋動力過程與環境效應,構建大灣區海洋動力——生態模型等重大科學問題提供觀測數據支持,進一步為大灣區海洋經濟發展及生態安全保障提供科技保障。
由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擔的“實驗6”首航科考,是本月六日從廣州啓錨,開始執行珠江——南海北部海域多學科綜合觀測任務的。
(“實驗6”科考船十六日電)
本報特約記者 謝震霖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