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金推動科研成果豐
【本報消息】科學與技術創新並非易事,人才、環境、經費等條件處處都是掣肘。不過近年在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支援下,本澳越來越多科研項目取得豐碩成果,甚至可以衝出地球。
澳門科技大學一直致力於天文領域,校內更有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的唯一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大與中國航天局合作的“‘火星沙塵暴的快速發展’其動力學及參數化項目”,就於早前應用在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上,透過推測火星天氣的數學模型,為登陸計劃覓得最佳“天時”。
助力國家探索火星
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助理教授周劍超表示,該研究主要是關於火星大氣氣候的動力過程,特別是關於沙塵暴究竟是如何發展,因為當火星天氣變化時可以變得非常極端,風可以突然變得極其猛烈,一個不慎將導致登陸計劃的徹底失敗,所以沙塵暴演變是研究團隊最着重的。在研究過程中團隊遇到的最大難題莫過於人手不足,他表示,整個行星大氣領域都是人才稀缺,不過在科技基金資助下,有條件吸引優秀的博士生、碩士生,有了優秀人才後自然可以走得更遠。近幾年團隊亦參與到國家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計劃,他們的研究正好針對了計劃空白的地方,即火星大氣數值模式發展,最後國家發射成功之後就寄了感謝信予團隊,這種國家級的感謝信對於一所學校而言是非常難得。
研發中藥治柏金遜
澳門亦有科研團隊致力於醫療領域。由澳大創科有限公司研發的“防治帕金森氏症活性成份益智素” 項目,團隊十年前發現四大南藥中的益智仁,其化合物有助應對柏金遜等神經退化疾病。經過多年來的不懈研究後如今項目已經走上軌道,很快可以收穫碩果。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李銘源表示,因為得到科技基金支持,澳門大學得以建立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之後才有條件開展更進一步的研究,益智素治療柏金遜疾病及神經退化疾病目前已經獲得多國的發明專利,包括中國、美國、歐洲等,估計大約再過兩年時間就可以完成註冊,以至於在歐洲等地銷售。
疫情催生消毒產品
有科研團隊專注於生活細節,在疫情仍時刻威脅下,消毒與清潔就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澳門納金科技有限公司就着眼於消毒用品,順利地在短時間內投入市場,更有多項產品獲大型企業採用。公司董事長雷震表示,團隊本身就有二十多年的納米金屬材料開發經驗,二○二○年在疫情影響下,團隊希望專業領域貢獻力量,於是加班加點,日夜攻關,通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終於開發出納米銀消毒抗菌系列產品。納米銀無氣味、無腐蝕、無毒、無刺激、不燃燒的特性,相對傳統的酒精消毒產品安全及溫和不少,這亦是產品獲市場認可的原因之一。團隊研發的過程中有許多難關都是初次遇見,同時疫情壓力亦非常大,時間十分緊迫,這段時期科技基金除了給予資金援助外,包括市場的對接、應用場景的對接,以及其他方面的指導都給予了巨大幫助,才令產品可以順利地投入市場。
科技基金促產學研
精準投放、合理應用,是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成立至今一直本着的原則,為本澳具方向性的科研項目提供支援。現時科技基金亦在“產學研”結合上着力,藉此積累科研人才、推動成果轉化,從而吸引更多優質人才與資源投身科研領域,從整體上提升本澳的科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