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9月15日
第C09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言之有爾)心安處是吾鄉

心安處是吾鄉

臨近中秋,與身在外國的友人視訊通話,疫情使然,她已三年沒有回澳,說從未如此掛念澳門、渴望回家。可惜Delta未完,Lambda又起,現在又多了Mu毒株被世衛組織列入“需留意變異株”名單,疫情未見盡頭,大家已急不及待地摘下口罩,歌照唱舞照跳。而戴上口罩的她,看起來就像是個傻瓜,隔着這層薄薄的熔噴布,以前隱然自覺與鄰居間的屏障,似乎更加明顯了。

離鄉別井的理由有很多,有些人一聽到出國發展就一臉不屑,認為是崇洋媚外之徒,不去思慮每一個留下或離開的背後都是深思熟慮的艱難抉擇。改善生計、發展事業、子女前程,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為達至此一目標,不偷不搶、合情合法地選擇自己的路,不論結果好醜固然要自行承受,旁人也無權置喙。

出國發展不代表必然榮華富貴,正如移居不等於宜居。外國(尤其西方國家)對亞裔面孔先天已存在根深蒂固的刻板觀念,中西方傳統文化背景與價值觀的差異,以及部分華人曾經做出如大聲喧嘩、亂扔垃圾、炫富攀比、發表出位言論等等的不文明舉止,加上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導致部分國家對中國的指責與中傷,尤其加劇外國人對華人群體的誤解,令到海外華人被堂而皇之地排擠,甚至遭受辱罵和暴力襲擊。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槍殺案,便令許多亞裔擔心不已,這已不是純粹的偏見,而是赤裸裸的種族仇恨。

雖然反種族歧視成為普世價值,屬公認的政治正確。但事實上,不論是對亞裔、穆斯林或有色人種的種族定型與種族歧視從未消失,不同的文化本質與背景造就價值觀和認知差異,當這些差異不能被正確理解,歧視仍會繼續存在。正如職場、教育等生活方方面面對華人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成見與不平等,一宗宗的個案,反映的卻是普遍現象。

這種現象,隨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而愈演愈烈,進一步致使移居者重新審視自己在這個國家的位置,尤其是那些原本打算到國外大展拳腳卻被現實打臉的海外華人。當初離鄉時的雄心壯志,被現實的經濟與生活壓力不斷消磨,眼下病毒不斷變異、疫情不斷反撲,當地防疫工作依舊鬆散。打開微信,朋友圈卻時時提醒着大洋彼岸的那端早已恢復正常生活秩序,確診病例數據更是差天共地,對比之下,難免湧現“日暮鄉關何處是”之愁。

鄉,不僅僅是地理劃分,也不僅僅是語言隔閡,還有剪不斷的情感聯繫和內心的安定。以往理解“鄉”於澳門,是漁村、是鄉下,闊別數年,才深切體會小城雖小,卻是“家鄉”。古人賦詩善借景抒情,到了疫情時代,獨在異鄉為異客,勾起鄉愁的可不只有那一輪明月、一句詩詞、一碟小食,還有一串數字和一個口罩,無聲勝有聲,卻更能喚醒壓在記憶底層的思鄉情。

蘇九齡

2021-09-15 蘇九齡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4270.html 1 (言之有爾)心安處是吾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