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門通賣盤看經濟多元
近日澳門通宣佈賣盤,買方阿里旗下的亞博科技擬以最多逾七點七八億元收購全部股份,消息公佈即成熱話。
土生土長的澳門通,成立之初主要服務巴士收費系統,人手一張巴士卡,與香港八達通卡異曲同工。然而,本地一直欠缺發展非接觸式支付的氛圍,只可說發展平穩。伴隨澳門經濟騰飛,澳門通的整體業務才有了新變化,由原來針對居民拓展至旅客市場,應用場景亦跳出了巴士板塊。經過多年發展,市場漸趨成熟,並乘着電子支付政策發展的東風,應用滲透到居民生活不同領域,如今成了本地的重要電子支付平台。澳門通多年累積的寶貴數據及市場經驗,促成是次高價交易。
從澳門通的發展歷程,可看出孕育新興領域需時,無法一蹴而就。但憑着政策東風、市場需求配合,發展步伐可如虎添翼。本澳推動多年的經濟多元,成效未彰,能否憑着創新的橫琴深合區平台,取得突破以支撐澳門可持續發展,成為焦點。
澳門在深合區制訂了四大產業板塊,這些板塊並非全新領域,部分在其他地區亦有着墨,意味着有市場空間,亦伴隨競爭挑戰。由於橫琴處於全國創新制度下,將成為橫琴產業發展的重要價值。未來橫琴若能成功發展一套量身訂造的模式,結合自身優勢,其他地區亦難以複製仿效。
橫琴制度創新並非鐵板一塊,特區政府正努力諮詢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俾能用好深合區的政策。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設計創新的制度優勢,有利於澳門企業落戶橫琴、瞄準十四億人口市場。
發展橫琴是機會也是挑戰,澳門企業若能早着先鞭,在制度創新下擁有先行者的經驗,可以強化自身的競爭優勢。然而一河之隔的深合區,未來產業佈局雖具前景,卻是全新市場,且可預期競爭不小,要佔一席之位,並不容易。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最了解灣區城市制度障礙的,其實就是在灣區落戶的經營者。因此,澳門企業可尋求合適的灣區夥伴,共闖當地市場,合作尋找並突破制度上的限制,攜手發展。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