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街道路面材料
澳門世遺歷史城區及緩衝區內不少街道,在“回歸”前後採用了葡式石仔路為路面材料,使街道景觀別具特色。然而,在實際使用上,有部分石仔路段因天雨不時引發電單車滑倒的意外,對居民日常出行亦構成風險。
近日,有關部門以增加行車安全為由,將馬忌士街碎石路面改為水泥路面,消息一出,引起坊間的不同意見。有認為路面風格不但反映公共空間的使用權,更是社區記憶及城市景觀中的一環,改變材料會影響瘋堂一帶景觀的整體性;亦有認同該處為下行路段,具有一定坡度,理解天雨時較易令途人及駕駛者發生意外。
先不討論歷史城區及緩衝區,就望德堂而言,該區是本澳最古老的堂區之一,區內以兩層建築物為主,糅合中西建築特色,富有特色的舊式建築近年吸引不少旅客遊覽,亦是已評定的建築群保護區。
然而,該區街道的碎石路,其實歷史並不久遠,是大約二十年前由本澳一顧問公司設計,當年的重整計劃對區內的多條道路、行車路面和行人道用葡式小石、麻石鋪砌成各種圖案。並重新裝設具歐陸風格的特色路燈及古式行人道欄杆,使該區煥發“歐陸色彩”。
關於澳門街道採用葡式碎石路,有研究指出實際是從一九九六年才開始,當年澳葡政府在“回歸”前夕,為了加深葡國文化在澳門的留存,在議事亭前地行人專區特意引入葡國石仔路。“回歸”初期,政府藉申報世遺將使用石仔路的區域加大,漸漸成為了年輕一代對澳門城市的“記憶”。
其實,採用石仔路鋪行車道路是極不合理的。在葡國,石仔路只會使用在行人道及廣場,行車道是用大塊的方塊石鋪砌,以減低路滑情況。(
見附圖)
其實,早在二○○九年,為改善下雨期間路面濕滑情況,有關部門已更換了和隆街和瘋堂斜巷交界的行車路面,由當時的葡國石仔路面更換為粗面麻石路面。
我認為,馬忌士街碎石路面的更改是可理解的。然而,將其改為水泥路面的做法似乎又過於“簡化”及“實用”,確實對街區景觀造成一定影響。其實,為何不採用較大塊、較粗糙的麻石(花崗石)呢?另外,為何在計劃的初步方案階段不向社會發佈消息、預先收集坊間意見、集思廣益呢?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田中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