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帶動社區經濟 廿四小時更易搵食
居民憂青茂變水貨客新據點
青茂口岸將於後天(八日)正式啟用,青洲坊會理事長李冬敏相信,口岸開通將有助帶動區內的經濟環境,但坦言收到不少居民反映擔心通關後,或更易助長水貨客問題,甚至讓水貨客利用廿四小時通關的“優勢”,令走水貨問題蔓延至青洲區內,故認為當局須加強巡查並密切留意,打擊和杜絕相關問題,更好保障區內治安環境。
本報記者 報道
交通不便影響使用
李冬敏表示,政府當初規劃青茂口岸旨為分流旅客,以減低關閘口岸的通關壓力,相信啟用後將為青洲區帶來一番新景象。然而,因應青洲區本身為民生區,擁有多個大型住宅項目和公屋群,並是貫通筷子基、台山和關閘區的交匯處,交通配套必然要做好。雖見到口岸附近天橋啟用後,居民對此反應較理想,有感完善了周邊步行環境,但規劃中的旅遊巴停泊區等卻未建設,加上收到不少居民反映口岸附近巴士站較分散,不利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這無形中將令口岸的使用率大打折扣。認為當局須制訂好預案,及時檢視區內整體交通環境佈局,並應適當在天橋或其他位置增設指示,讓乘客可更快捷找到合適的巴士路線。
全日通關更便水客
被問及會否憂慮口岸開通後將成為“水貨客”的新據點?她坦言,不少居民都曾反映有此擔心,認為青茂口岸廿四小時通關,或更容易助長水貨集團的問題,加上青洲區相對其他區隱蔽,又設有不少工廠大廈,或因而讓水貨客遷移陣地於青洲區。故認為當局應要加強巡查,並密切留意會否有水貨集團開始在區內萌芽的跡象,更好保障區內治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