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輿論批美軍倉促撤離
【中新社北京二十日電】綜合消息:阿富汗塔利班本月十五日進入並控制首都喀布爾。近期,駐阿美軍加速撤離引發歐美主流媒體廣泛批評與譴責,“失敗”、“恥辱”、“混亂”等成為歐美輿論對此次撤軍行動的註解。
“失敗”
“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之慘痛令人震驚。”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十七日發表題為《沙中之血》的文章稱,這是美國政治文化由來已久的失敗,根源在於美國的外交政策當權派認為,解決所有政治挑戰的辦法都是軍事干預或者通過中情局破壞穩定的行為。
文章指出,美國外交政策精英完全無視其他國家擺脫赤貧狀態的願望,反而通常會炸毀該國僅有的少量基礎設施。“在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地的戰爭上花費了數萬億美元之後,美國的行動除了沙地上的鮮血之外一無所獲。”
西班牙《日報》網站發表題為《阿富汗:有害的雙重標準》的文章稱,由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軍隊發動的入侵,一場歷時二十年的戰爭,數以十萬計的平民喪生、流離失所或淪為難民。“而一切又將回到起點。這是美國及其盟友的又一次失敗。”
“恥辱”
“讓你在戰爭與恥辱之間作一選擇,你選擇了恥辱,而你將來還得進行戰爭。”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十六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當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慕尼黑協定後給張伯倫的這段評語,近日又開始在華盛頓回蕩。文章稱,拜登在阿富汗遭遇“張伯倫時刻”,其政府正面臨豬灣事件以來最嚴重的外交政策危機。與此同時,美國的聲望也遭到自西貢陷落以來最沉重的打擊。
美國《華爾街日報》十六日發表文章譴責拜登對阿富汗局勢的“甩手”聲明,稱“這應該是美國歷史上最恥辱的聲明之一”。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發表題為《成為美國盟友的風險》的文章稱,美國的盟友害怕成為“下一個喀布爾”。文章援引德國聯邦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特根的話稱,從喀布爾撤軍“是對西方道德和政治信譽基礎的打擊”。
“混亂”
“在中東,每個被美國觸及的國家或地區都處於混亂之中。”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十八日發表文章《墮落與傲慢使美利堅帝國崩塌》,細數美國給中東帶來的混亂:阿富汗又回到塔利班手中,伊拉克是噩夢,敘利亞是可怕的殺戮現場,利比亞是災難。報道稱,“克林頓支持的巴以和平計劃失敗了。至於海灣國家——基本上都受美國保護——如果石油需求暴跌,它們的命運會怎樣呢?中東的災難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