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8月15日
第D12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廿載文物大使漸茁壯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二○○四年成立,廣泛凝聚精英力量。

文物大使恒常有導賞活動

右起:柯浩然、周慧珠、譚志廣、廖嘉 豪、龐朝暉願肩負使命。

經培訓課程與理論學習

首屆文物大使與時任文化局長何麗鑽合影

廿載文物大使漸茁壯

文、圖:子 凡

(相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彈指一揮間,以肩負推廣世遺為使命的文物大使,今年迎來誕生二十周年。從二○○一年至今,共計有五百二十六名優秀青年成為文物大使,當中有相當部分現正從事行政或學術等不同領域的文保工作,於各自崗位發揮作用,展示所長。

文保理念代代相傳

說起文物大使,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創會會長譚志廣絕對是一眾文物大使的靈魂人物,從文物大使誕生以來,他沒有離開過這個家庭。譚志廣直言,文物大使最可貴之處,在於眾成員雖然橫跨了不同的年齡層,但不論是前輩還是後進,都能以“愛護文物 · 傳承文化”為共同理念,打破隔閡,互相扶持。即使部分大使建立了家庭,有了孩子,始終不忘向子女灌輸正確的文保意識,將文物大使的精神傳揚開去。

回顧當年特區政府獲中央大力支持下,經過一番努力,二○○五年成功把“澳門歷史城區”申報列入世遺名錄。由於在地青年對保護文化遺產的積極性,也是申遺關鍵條件之一。為此,文化局於二○○一年首次推出“文物大使培訓計劃”,招攬並培訓了五十八名學員,賦予其“澳門文物大使”稱號,這就是文物大使的起源。

到二○○四年,即澳門成功入遺前一年,首屆文物大使以“愛護文物 · 傳承文化”為理念,正式宣誓成立澳門文物大使協會,並於二○○七年起每年舉辦培訓計劃。到今年,就是文物大使誕生二十年。

資歷分級成長軌跡

曾任該會會長的周慧珠坦言,擔任文物大使,並有幸當選成為該會負責人,留下很多難忘回憶。“文物大使培訓計劃”是由課程和實習兩部分組成,以去年第十三屆培訓計劃為例,課程共六十八課時,涵蓋澳門歷史、“澳門歷史城區”、中西式建築特色、《文化遺產保護法》、文物修復等內容,完成課程並通過考核的學員,才可獲得“實習文物大使”的稱號,隨即開展約九個月的實習。滿足相關實習條件後,始可獲得“基礎文物大使”稱號,成為正式的“文物大使”。

為鼓勵歷屆文物大使持續為文保事業出力,特設文物大使評級制度。按照文物大使的資歷、參與程度等,對歷屆文物大使,分別頒授首席榮譽文物大使、榮譽文物大使、資深文物大使、基礎文物大使、實習文物大使及準文物大使共六個級別的稱號,作為識記及獎勵。根據各位文物大使獲取不同級別的稱號,可描劃出其相應的成長軌跡。

很多文物大使現於社會擔任不同領域工作,從事如文化局、澳門基金會等文化範疇的公務員共廿二人;於中小學及大專院校任教文史學科的老師共十四人;在與文化相關的民間組織(如文創公司、文化社團等)工作有三十人。

教育提升大眾意識

每年文物大使生力軍都會擔任“文物之旅”導賞員,向居民及旅客介紹澳門世遺,同時籌辦主題式的導賞活動,如孫中山在澳門、水文化、城牆遺址等。近年亦先後衍生出夜遊世遺、遺城詩路、中學生文遺常識問答比賽、文遺系列講座、文遺深度培訓系列工作坊等活動。當中的夜遊世遺連續舉辦超過十年,成為繼“文物大使培訓計劃”又一新的品牌活動。

在歷屆大使共同努力下,文物大使協會於二○一○年八月,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頒發“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成為首批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及後於二○一二年十二月獲選為“優秀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另於二○一八年十一月再獲頒發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蘇州)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而“第十三屆澳門文物大使培訓計劃”更在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主辦的二○二一年度青年獎項競逐中,贏得“青年活動獎”的殊榮。

周慧珠稱,協會每年堅持舉辦文物大使培訓活動,並非想將每個學員都變成文化遺產的專家學者,而是希望以青年為載體,讓文遺知識和保護文物的意識,藉培訓計劃滲透到社會各階層。二十年來,她喜見大眾的文遺知識日漸提高,對文保議題的關注程度也持續上升,足證文物大使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

疫下發展線上活動

同樣擔任過協會會長的廖嘉豪稱,文物大使雖然來自不同背景及階層,但都因為認同“愛護文物 · 傳承文化”的理念而走在一起,並將個人力量貢獻出來,發揮最大的文保力量。曾有身兼編舞家的文物大使,以其天賦舞蹈結合文遺,創作出“遺城詩路”綜合藝術導賞活動,廣獲社會讚譽。

現任會長柯浩然指出,文物大使在誕生二十年之際遇上疫情,無疑是一大挑戰。去年及今年均有多項活動需延期甚至取消,幸而歷屆大使在“疫境”中依然堅守本份,在嚴遵防疫指引情況下有序開展各類活動,並以晴耕雨讀心態,時刻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及技能,積極備戰。他衷心希望疫情盡快退去,文物大使可以繼續開展更多優質且富趣味的活動。

獲授予首席榮譽文物大使銜頭的龐朝暉認為,疫情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完全消退,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中,利用創意、學識和樂觀心態轉危為機,是文物大使未來發展的關鍵。他建議未來可以多舉辦線上活動,藉線上平台加強澳門與世界各地文保工作者的交流,互享經驗,相信經過疫戰的磨練,文物大使們必定體會更多,茁壯成長。

2021-08-15 文、圖:子 凡 (相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8428.html 1 廿載文物大使漸茁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