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迴百轉如初見
肉眼不可見的病毒,將人類的生活弄得天翻地覆,許多原本早已安排好的活動,取消的取消,暫停的也恢復無期,譬如說貝多芬誕辰二百五十周年的各項紀念活動。
在疫情爆發之前,奥地利早已隆重其事,對外宣佈一連串的文藝座談、展覽和音樂會,好讓全球的貝多芬樂迷,有機會參與其中,共同追思他們心目中的音樂之神。幸而在網絡年代,視聽選擇多元化,只要稍加留意,關於貝多芬作品賞析的文字和音樂檔,在線上依然唾手可得。去年十二月,澳洲廣播公司的古典音樂頻道曾製作紀念節目,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深入探討貝多芬的跌宕一生。節目中訪問的其中一位學者,負責述說貝多芬因聽覺受損而飽受身心折磨的環節。音效專家模擬了這位天才音樂家的剩餘聽力,讓聽眾直接透過自己的耳朵,親身體驗貝多芬因耳疾而引起的困擾和痛苦。
在出版市場上,關於貝多芬的書籍始終不多,值得一讀的更是少之又少,這本《我的貝多芬》是其中之一。要出版一本名人傳記,可找歷史學者撰寫,但是如果找一位音樂家,以第一身“貝多芬鐵粉”角度,透過他自己對音樂和鋼琴演奏的專業知識,介紹貝多芬樂曲的創作歷程,從中了解音樂大師不平凡的人生,《我的貝多芬》應該會比普通傳記更加值得期待。本書的作者布赫賓德(Rudolf Buchbinder)是享譽國際的鋼琴家,尤以對貝多芬三十二部奏鳴曲的演奏最為著名。生於捷克的布赫賓德,自小天才橫溢,幼年隨父母移居維也納,五歲已被維也納音樂學院錄取,成為該學院最年輕的學生,十一歲在維也納音樂廳首次獨奏演出,曲目是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成年後的他以獨奏家的身份,與全球頂尖的古典樂團及指揮家同台演出,其中包括維也納愛樂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德雷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等。
在中文版序言中,布赫賓德表示“與大師相伴的生活”這個副標題,準確地描述了他的寫作角度。誠然,這位世界級演奏家不只多次演繹貝多芬的動人樂章,多年來他亦一直研究貝多芬其人其言。與其說《我的貝多芬》是一部傳記,倒不如說這是一本布赫賓德花了十多年精心炮製的音樂劄記。通過貝多芬的書信、那個時代對貝多芬的相關報道,以及他留傳下來的樂譜合集和多份手稿,作者得以跟貝多芬隔空對話,了解其多部作品的內涵,從而向讀者完整展示天才貝多芬的音樂宇宙。或許生怕公眾誤解這是一本嚴謹的學術著作,布赫賓德清楚闡明書中對貝多芬每部鋼琴演奏曲的描述,並不是為了進行科學分析,而是“從詮釋者的角度,把每部奏鳴曲看作貝多芬人生路上的節點,從而演繹這些偉大的作品”。
“性格深沉”、“易怒”、“鬱鬱寡歡”、“悲劇人物”,或許是一般人對貝多芬的刻板印象,但在整個研究及梳理的過程中,布赫賓德亦發現一個更有人情味的貝多芬。例如在《多蘿西婭 · 厄特曼》一章中,貝多芬面對着自己的學生,如何展現他親切的一面。在得悉學生厄特曼遭受喪親打擊後,貝多芬又如何透過旋律,給她送上心靈溫暖及關懷。
數十年的演奏生涯,布赫賓德在世界各地,將貝多芬全套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一共演奏了六十次;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和《熱情》奏鳴曲,亦演奏不下五百遍。讀者或許以為他對貝多芬音樂已達至“滾瓜爛熟”的水平,演奏過程中必已再無新意可言,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接二連三地,在準備登台演奏的過程中,總有令人驚訝的新發現,躍入我的眼簾。”去年,布赫賓德藉貝多芬誕辰二百五十周年,邀請了譚盾和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作曲家,參與他的《迪亞貝利2020》項目,以優美動人的旋律,與他相伴一生的大師級偶像,繼續展開超越時空的音樂交流。
杜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