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下的知青力量
——談《1921》
繼《革命者》後,再度獻上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獻禮片”《1921》,同樣道出知識青年在大時代下的革命精神,拋頭顱灑熱血,然而水準並不理想。
兩齣“獻禮片”在內地票房亦未盡人意,《1921》的內地票房至今只得四億元人民幣,《革命者》僅收一億元,遠不及約十年前上映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所造成的強大聲勢,也反映愛國電影娛樂化後,實際未能大眾化。
《1921》是建黨前後的故事,從“法國和約”、“五四運動”到各地成立共產黨小組,涉及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李達等創黨元老。影片以李達夫婦為核心人物,折射出共產黨小組與國際共產組織、北洋軍閥、巡捕房及國際租界警察的複雜關係。然而影片有關李達的描寫不多,只有他反對國際共產組織干涉中國共產黨創立前期工作的戲份稍為突出,其餘皆顯不出個性。
建黨前後涉及的事件與人物特多,難以在兩個小時的篇幅裡清晰梳理,現時影片看似規模大,但缺點與《革命者》相同,皆以拼圖式拼湊出簡單事件,脈絡並不明確,情節之間並未有好好緊扣,就似影片中毛澤東被拒進入外國人派對後,鏡頭便接入幾位青年談國家說未來,交織不出戲味。事實上全片每段情節皆短小,有時一兩分鐘便轉去下一節,即使示威戲亦簡單交代,導致戲味與劇力較弱。
導演黃建新是中國資深導演,早期的《黑炮事件》、《背對背、臉靠臉》更為出色,近廿年來轉攻監製,並執導《建黨偉業》等大型愛國片,今次執導顯然局限甚多,既有宣傳意義,亦顧及敘事技巧,還要安排戲中眾創黨元老亮一亮相,結果吃力難討好。過程中加入外國特務、巡捕警員與共產黨員之間的追逃驚險,拍出頗有間諜片的味道,但只是簡單一筆。高潮是中共大會,討論創黨後的路線,有爭拗也有被追捕的危機,武戲文拍,攝影亦有心思,可惜也是匆匆而過。
全片給人走馬看花之感,旣未能讓年輕一代認識創黨時所涉及的人與事,娛樂與宣傳力又不夠。同時把創黨時知青的衣着打扮得非常光鮮,即使衝上街頭示威的衣服也是簇新的,似乎與艱苦年代的知青生活模樣相差甚遠。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