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7月06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娛情未了)時代與命運

時代與命運

有人說,張藝謀的《一秒鐘》是《星光伴我心》的中國版,仿如電影情書,然而骨子裡的不僅是情書養份,更是沉重人生的描寫,暗暗控訴時代。

張藝謀製作《懸崖之上》之前,早已完成《一秒鐘》,可惜被逼戴着“技術原因”的緊箍,臨急退出前年的柏林影展首映,在內地映期延期又延期,最終在去年底低調上映。

甚麼“技術原因”?說穿了就是涉及文革。張藝謀年輕時經歷此時代,感受深刻,並將之化在電影。《活着》、《我的父親母親》及《歸來》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落筆,其中《歸來》最有力,鞏俐一直等待勞改的丈夫回家,他回家了,她卻不認得,每天還在火車站等待,好一齣感動人心的批判戲。

在電檢制度風雲變幻下,《一秒鐘》再沒有具體時代的說明,人物身世避重就輕,顯然是作出公映的代價。全片三條故事線,其中以張譯一段為核心,他飾演的勞改犯,逃走出來為了看電影放映前的“新聞簡報”,因為女兒在簡報中亮相一秒鐘。父親為何勞改?就是那個時代的批鬥因由,女兒為了撇清與父親的關係,落力在學校義務勞動,因此在新聞片中上鏡。兩父女八年沒有相見,父親只求看一秒鐘,不惜逃走並長途跋涉走到小村莊戲院。據說刪剪前版本交代女兒因為爭着工作被車撞死,批判筆觸更濃、悲劇感更重。

張藝謀透過影片,將自己最愛的電影與親身經歷的文革年代結合,道出人在時代巨輪下的渺小;首尾的沙漠鏡頭,就有這樣的寓意。主角的身世、親情到命運,緊扣時代,與悲共生;無力抵擋、無力挽回、無奈可悲。《一秒鐘》比《星光伴我心》蘊含更豐富的內涵,超越電影,回到命運。(《一秒鐘》 · 上)

高 域

2021-07-06 高 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0187.html 1 (娛情未了)時代與命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