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7月04日
第B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擴大限塑 導民環保

擴大限塑 導民環保

年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數十度的南極大陸,去年竟曾錄得攝氏十八點三度的創紀錄高溫。全球暖化的步伐,並未因新冠疫情一度停擺的經濟生產活動而減慢。

環保局早前公佈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二○》顯示,去年疫情之下,城市固體廢物量及溫室氣體排放量均大幅下降,用水量和耗電量亦有百分之六至八的減幅。但氣候暖化是全球共同應對的危機,生活在地球上,都是氣候公民,不能獨善其身。只要細心思考,全球因疫情而居家避疫,全球在外賣餐具的消耗量,就相當驚人。有香港環保團體推算,單是香港,外賣銷售量急升,一星期便有逾億件塑膠餐具用完即棄。

回望本澳,多年來紙上談兵的環保政策近年急起直追,先後完成膠袋徵費、禁止進口一次性發泡膠餐具,明年亦將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飲管與攪拌棒。但有團體公佈關於澳門居民環保工作現況與意見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居民平日不會自備食物盒和餐具,並於過去三個月有逾六成六人,每星期使用至少三至八個膠袋,當中更有百分之三的人使用十個以上。按整體調查數據推算,即每人每周平均使用至少四個膠袋。按澳門五十萬居民計算,平均每日產出至少廿九萬至三十五萬五千個膠袋,一年產出不少於一億個膠袋,連同外僱、旅客等產出數量仍然驚人。

《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在一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生效後,對比一八年,去年的“塑膠購物袋”棄置量減少約三成一,如超市、便利店、手信店等的減幅由六成六至八成三不等,成效顯著。市面上陸續有更多提倡“裸買”的商店。但去年本澳城市固體廢物中,塑膠垃圾依然佔了兩成,對比一九年的兩成三,跌幅不算明顯。

以經濟手段推動減少濫用塑膠,在澳仍屬初步階段,膠樽、包裝膠袋、一次性餐具等其他塑膠產品仍普遍受居民依賴,商品預先或過度包裝亦不少。檢討現時的減塑情況,研究擴大限制範圍,甚至更前瞻做好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都值得當局一一部署,逐步讓居民接受及適應。

夏 耘

2021-07-04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29788.html 1 (新聞小語)擴大限塑 導民環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