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下的遺忘與看見
前天大廈管理處貼出關於清洗水池的告示,提醒住戶當天做好儲水準備。自有記憶以來,這樣的通告每年至少看到兩、三次,雖說停水數小時算不上是一段很長的時間,但總會帶來一些不便之處,因此家家戶戶都會動用各種容器來儲水,生怕錯過這段黃金時間,就要提着膠桶到樓下的管理處“打水”了。
停水期間,即使知道用水要從水桶中盛出來,有時候還是會下意識地打開水龍頭,繼而做出洗手的動作,直至感受到只有一滴水珠流過皮膚,才記起今天的水資源不能唾手可得。這讓我聯想到電影《突襲安全區》的其中一幕,故事主軸以一九九五年“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為背景,當時塞族共和國軍隊入侵聯合國認定禁止交戰的安全區域——斯雷布雷尼察城,數萬名難民爭相湧入維和部隊基地尋求庇護,但基地只能容納六千人,面對糧水和廁所等資源嚴重不足,民眾在生存的希望與生活的絕望中掙扎求存。後來塞軍派兵入內搜查,帶着虛偽的善良假面來派發麵包及飲用水,並安排巴士分批、分男女載走,看着一張張害怕又滿懷期待的面孔,本以為能夠離開險境,殊不知下一站的安身之處竟是亂葬崗。
電影後半部分沒有將屠殺過程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導演把鏡頭拉至處決禮堂外,讓連續不斷的槍聲與球場上孩子們的嬉戲聲形成強烈對比。一方面凝視着靜止畫面中的流轉狀態,同時想像堂內八千多名波斯尼亞男性的命運,這種看不見的吶喊帶來更沉重的壓迫感。
我們這一代人,沒有經歷過戰爭、甚至是物資短缺的日子,所有關於戰亂的信息大多是從史料中得知。戰爭電影、影像,或文字的記錄除了讓後人了解過去的歷史事件,更是反思、銘記、珍視和平。
櫻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