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小語)綜合用海促經濟利民生
本澳第一條跨海大橋嘉樂庇大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落成,在有大橋之前,坐船成為居民往來澳門與離島的日常交通工具。時代變遷,昔日的小漁村躋身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船隻亦很久不再作為往來澳門與離島的交通工具,搖身一變成為發展旅遊產品的載體。
自二○一五年底中央授予澳門八十五平方公里水域管理權後,為澳門發展海上觀光消閒產品提供重要的契機。一八年開始推出首個海上遊項目,只是當時出入境便利,不少居民習慣趁節假日外遊,本地海上遊的成效不太理想。
面對全球疫情持續,居民離境外遊的次數減少,反而坐船環島的體驗增多。當局去年中推出“心出發 · 遊澳門”的十五條路線中,海上遊路線反應超出預期。今年“澳人食住遊”十九條路線繼續增加海上遊的元素,希望延續海上遊的魅力。
本月起媽閣碼頭啟用,由媽閣碼頭往返路環碼頭的海上遊航線開通,開航首兩日吸引不少居民到此一“遊”,藉“遊船河”一解旅遊癮,亦有不少老居民通過海上遊重溫昔日海上往返離島的情懷。
乘客在約二十分鐘的航程,可一邊聽廣播講解周邊景點,一邊觀看感受沿途風景,通過不同的角度認識澳門。航程僅約二十分鐘,不受塞車等因素影響,尚算便利。但單程票價六十元,與巴士正價六元相差十倍,若無“三人同行一人價錢”優惠,的確難以吸引居民作為日常交通工具。
目前本澳交通困局未解,若在方便、安全的條件下,船隻作為往來澳門與離島的交通工具似乎可考慮,至少沒有塞車之苦。前提須通過加密航班,適當降低票價,並做好周邊交通配套。在輕軌媽閣站以至第四通道這些數以年計的大型交通樞紐落成之前,作為暫時緩解跨海上學上班帶來的交通壓力,可起分流之效。
長遠亦要考慮結合更多旅遊元素,包括昔日漁村、漁業文化及荔枝碗船廠片區等。並適當研究科學用海與海洋生態保育之間取得平衡,做好環境保護,才能提升更多市民旅客海上遊的意慾,令海上遊以至綜合水域利用不再是紙上談兵。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