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7月02日
第C11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活在東瀛)世界第一硬——鰹節

世界第一硬——鰹節

走在京都四百年歷史、三百九十米長的錦市場商店街,在售賣乾貨的店舖門前,常見擺放着一些顏色灰褐、長不足一呎、形狀不一的“小木條”,拿上手頗有份量,敲擊時如石頭般堅硬,一時難以猜測是什麼東西。經過店員細心解釋,才知道這就是日本烹調料理靈魂之一的鰹魚乾(日本稱之為鰹節),亦即是我們在澳門也常食用的柴魚乾。

鰹節硬實,手掰不開,刀砍不動,擲地不破,究竟有多堅硬?原來它是健力士世界紀錄中排第一的最堅硬食物。所以如果真的想買一塊鰹節回家,恐怕就得要多購買一個附有木抽屜的小刨刀,食用時先將鰹節刨成薄片,才能將之配搭昆布等材料煮成湯汁。嫌麻煩的,可購買已刨好的包裝鰹魚薄片,又或者在一些商店超市,購買如茶包般方便的鰹魚湯包,便可輕易在家中炮製味美的鰹魚清湯。

日本的鰹魚,主要盛產於四國高知和九州宮崎、鹿兒島一帶,每年的五月和九月是釣捕鰹魚的季節,漁民為了收穫優質的鰹魚,很多時候不撒網捕撈,而是用“一本釣”——即以魚竿逐條釣上,以免令其受驚和皮肉受損,保持魚身最好的狀態。新鮮的鰹魚,肉質結實,在高知土佐,當地有一個特別的鄉土料理,就是用稻草煙燻鰹魚,使其外表甘香,亦可去除魚的腥味,但內裏的肉質卻仍然保持生嫩,是品嘗鰹魚鮮味的一種上佳食法。

據說這種食法是因為在江戶時代,常有食用鰹魚魚生後中毒的事故,土佐的藩主便下令必須將鰹魚煮熟才可食用,但人們又覺得煮熟後的鰹魚味道欠佳,於是乎就誕生了這種將鰹魚輕炙微燻的半生熟食法。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對初鰹(夏初時所捕獲的鰹魚)尤為推崇和熱愛,認為吃一口初鰹可以延長七十五日壽命,以至有“即使抵押老婆,也要吃口初鰹”的誇張說法!當時,一條鰹魚可賣上三両錢,相當於今天十萬日圓之巨。話雖如此,恐怕沒有人真的會為吃鰹魚而把妻子抵當,但對其迷戀的程度卻可見一斑。

捕獲的鰹魚難以長時間保存,古時候的漁民便想到了把活魚製成鰹節的方法。要將新鮮的鰹魚變成硬硬的鰹節,工序非常繁瑣,一般較常用春夏季節的初鰹,貪其魚身脂肪較少、肉身較厚的特點。先將大條的魚身分左右背腹切割成四塊,煮熟再去魚刺,然後煙燻,發酵,晾曬風乾。為了使魚身完全脫水變乾,必須重複發酵晾曬的過程三、四次,歷時半年以上,才可將鰹魚變成世界第一硬的鰹節。由於全以人手製作且需時甚長,一塊鰹節,售價要在三千日圓左右。

鰹魚除了可以用來煮湯,作為火鍋湯料等用途之外,亦可以將鰹魚片放在章魚燒、拉麵或者豆腐等不同食物之上,增添鮮味,還可炮製日本的“貓飯”——將鰹魚薄片碎屑混在熱騰騰的米飯上,即時點石成金,將平凡白飯變成令人垂涎的美食。

露 穗

2021-07-02 露 穗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29427.html 1 (活在東瀛)世界第一硬——鰹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