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下的小主播
《馬太福音》中有一句,“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社會學家羅伯特 · 莫頓取這比喻,把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情況,稱為“馬太效應”。
自媒體完美地體現了馬太效應。
直播平台上,帶貨的李佳琦直播間門庭若市,據說年收入過億,近日上熱搜的網紅孫一寧,一晚賺十七多萬,而其他主播賣力地吆喝卻無人問津。
林英德就是其中一名寂寂無聞的小主播。他今年五十歲,之前在煤窯工作,吸入煤灰導致患上塵肺病。疾病讓他花光積蓄,債台高築,但病重的身體又讓他無法從事任何體力勞動。為了補貼家用,林英德開通直播,希望靠賣唱能獲得一點打賞。“打工沒有力氣,農活幹不動,但我還可以唱歌,不被家人白養着。”
然而,沒有任何宣傳推廣,夾雜着咳嗽的歌聲也並非天籟之音,儘管每次都賣力唱兩、三個小時,但半年下來,他只有廿八個“粉絲”,才賺到不夠四元。幸好他的經歷後來得到媒體報道和論壇轉載,一堆善心人聞訊而來。現在他已經有幾萬“粉絲”,無論以後繼續賣唱與否,至少熱度讓他擁有獲得援助的機會。
有多少個林英德,同樣試圖自力更生,卻又徒勞無功呢?對他們來說,欠缺的只是一個契機。也許多花一點工夫,就能給他們打開一扇窗。像以前,農民賣水果只能等批發商來採購,一遭遇價格波動就苦不堪言。直到電商“產地直發”的銷售模式,引導消費者直接對接農民,才為果農直銷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穩定的收入。
馬太效應下,小人物生活不易。但社會、企業要怎樣幫助那些資源少的人,讓他們更懂得怎樣利用手中僅有的資源,找到養家餬口的方法呢?這需要更多的關注和行動。
木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