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何懼之有?
統計局公佈今年三至五月總體失業率為百分之三,本地居民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一,均與上一期持平。失業率雖無惡化,但巿場還有很多不明朗因素,一眾打工仔飯碗危危乎,隨時一觸即發。
疫下訪澳旅客量大減,賭收插水式下挫,過去兩年經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所幸企業憑自身經營信念,加上政府多翻助力,經濟未見崩盤。但大環境未知何時恢復,鄰地疫情反覆,一系列與經濟有關的數據未見理想,要穩定民心,考驗政府及企業對抗疫境的耐心與韌力。
現時整體行業收益及經濟活動節奏仍遠低於疫前水平,最明顯的就是各行業復甦程度不均勻,例如疫下政府工程量增加,保住大部分建築業工人飯碗;多次推出消費卡促內需,穩住中小企生意。然而這類政策舉措具有針對性,未能令各行業雨露均霑,因而更多企業期盼疫情早日消散,出入境復常,才可重振旅遊業。唯有旅客重臨,為市場灌入活水,經濟龍頭再次舞動,才能帶領其他行業復甦,企業聘員需求增加,就業危機始能解除。
雖然疫情以來澳門未出現大規模裁員,但為數不少的打工仔,至今仍被放無薪假或開工不足,市場更不時有“炒人”傳聞,人心惶惶,連財力豐厚的博企,也相繼推出“肥雞餐”,近月再有傳貴賓廳不敵疫情而裁員。
就業巿場屢屢吹響警號,“保就業”刻不容緩。政府既要做好職業配對,助失業人士早日重回職場;失業者更需要做好“換跑道”、“不要太揀擇”的心理準備。抱騎牛搵馬心態也好,篇寫職場新一頁也罷,疫下非常時期,應對失業要有放下身段的“非常”態度。
如有部分失業人士透過政府職業配對找工作,理應是希望早日脫離失業大軍,然而,面對配對結果,不是嫌薪酬少一截,就是嫌被配對的工作跟原來的不一樣,不願將就,過份揀擇,換來的是繼續失業。倘有勇氣面對“失業”,“就業”何懼之有?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