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偉大轉折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深刻影響着中國的國運前途。改革開放既是中國共產黨證明自身強大生命力的典型事件,也是外界了解和理解“中共為甚麼能”的最佳窗口。在面對國家發展難關時,中國共產黨以強大的勇氣、魄力和卓越的領導力、判斷力,找到並且在隨後的改革開放歷程中,一次又一次找到破解國家發展難題的密碼——在開拓中不斷創新。
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的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被譽為中國共產黨的一次偉大覺醒,孕育了中國共產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這一過程,中共作為執政主體,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通過自身的覺醒帶動國家和民眾的覺醒。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經歷十年“文革”浩劫,國家面臨着危難局面,國民經濟已走到瀕臨崩潰的邊緣,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只有四、五十元(人民幣,下同),農村的大多數地區仍處於貧困狀態。中共領導人深刻反思: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
面臨除“球籍”危機
一九七八年,鄧小平訪問日本,在乘坐“風一樣”快的日本新幹線高速列車時,深感中國與世界的落差。此後,鄧小平果斷地提出,中國必須向發達國家學習,再不改革開放就要被開除“球籍”了。
正是懷着可能被開除“球籍”的強烈危機意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作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抉擇,開啟中國的“第二次革命”,從而在生死存亡之際改變國家發展的走勢。
中共注重思想解放的先行意義。一九七八年,在鄧小平和許多老一輩革命家的支持下,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迅速在全黨全社會展開。中央及省級報刊共刊登討論文章六百五十多篇,形成思想解放的滾滾大潮。這場深刻而廣泛的思想解放運動,成為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中共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思想解放和對實事求是精神的回歸,全面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在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大地上迸發出強勁的活力和生命力。
憂患意識與時俱進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中共始終懷着憂患意識與時俱進,既注意汲取自身失敗的經驗和教訓,也注重吸收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和養分。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使中國真正活躍起來》一文中說到,“我們現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在總結成功時期的經驗、失敗時期的經驗和遭受挫折時期的經驗後制定的。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這樣來制定方針政策,就能統一全黨思想,達到新的團結。這樣的基礎是最可靠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鄧小平相繼考察訪問了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美國等。這一系列出訪,特別是對新加坡、美國和日本的訪問,主要圍繞着這些國家最先進的工業和高科技項目展開。鄧小平說:“我們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甚麼面貌。”這一系列考察,讓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中國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深感加快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緊迫性,形成通過改革開放來促進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戰略大思路。這一思路被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共領導人繼承、發展、推進,延續至今。
博鰲亞洲論壇二○一八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實踐證明,過去四十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
改革開放具必然性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總結指出,“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於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於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於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認為,中共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不是偶然的,具有內在的必然性。這是由中共的內在特徵、性質和它所堅持的指導思想、根本宗旨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開放、發展的學說,因而中共本身就不是封閉型的政黨,不是故步自封的政黨。中共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謀利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是人民利益。改革開放對於提高民眾生活水平是有益的。而實事求是、緊跟時代潮流則是中共歷史上的傳統。所以在特定時刻推進改革開放看似具有偶然性,實際上這一決策具有必然性。